APP下载

猝死发生的10大危险时刻

2019-10-22莎莎

饮食保健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心梗例子心绞痛

文/莎莎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教授孟庆义结合他近4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猝死发生的十大危险时刻》。

猝死与吃不好、睡不着、熬夜、失眠、暴饮暴食、情绪失控有关吗?

那究竟什么样的状态,需要特别注意呢?详细情况,请往下看。

危险1:喝太多

喝酒应酬,聚会放松,酒是一杯接着一杯。

酒精使人兴奋,酒精让人上头。

但也因此会让你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诱发心绞痛、心梗。

导致胸前压榨性的疼痛,有濒死感,严重的还可致猝死。

举几个例子:

喝醉后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出现呕吐,若呈仰卧姿势,可能造成误吸,导致窒息。

脑动脉硬化的患者,酒后的血压升高可能造成脑出血;

本身有脑动脉瘤的患者,会导致动脉瘤破裂,瞬间被夺去生命。

而糖尿病患者,酒精会加重人体脱水,诱发酮症酸中毒,严重的可致心脏骤停乃至死亡。

危险2:吃太多

一口一口接一口,烧烤火锅全都有。

好不容易放飞自我吃一顿,当然不吃到满足,不会停止。

来自孟庆义教授的提醒:

暴饮暴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会诱发心脏骤停,极为凶险。

特别是富含脂肪的食物大量摄入后,会造成胰腺导管收缩。

举几个例子:

冠心病患者,在饱餐之后,大量的血液会跑到胃肠去“支援”消化,造成心肌缺血,容易诱发心梗。

老年人吞咽机能退化,吃饭需要细嚼慢咽,如果吃得太急有生命危险。

临床上,因为吃年糕等黏性大的食物,或者吃不易嚼烂的大块牛排,导致气道被糊住引发窒息的病例并不鲜见。

总结:

吃饭最好吃到七八分饱,老人要选择小块软烂、易咀嚼吞咽的食物。

危险3:憋大便

人有三急,三急少一急,就会很着急。

回想一下便秘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独自憋气用力的场景。

来自孟庆义教授的提醒:

便秘是常见病症,

大便干,解决时屏气过于用力,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诱发心梗。

举个例子:

房颤患者心房往往有血栓,血压升高的情况下,血栓极易跑进脑血管,引起脑梗。

有高血压或者脑动脉瘤的,则易导致脑出血。

危险4:发脾气

压力一大就容易烦躁,一烦躁就容易情绪失控;

情绪一失控,就需要发泄……

在临床上因为吵架、斗气、愤怒引发的急症也特别多。

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心脏承受的风险最大。

情绪失控会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就会引发心梗、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心脏问题。

举一个例子:

临床上有一种名为“章鱼壶心肌病”的急症,这是一种应激性心肌病,多在大怒后发生。

该类患者的心肌不能正常收缩,左心室变成一个球形,心脏失去泵血功能,会引发急性心衰乃至猝死。

专家提醒,心平气和才是健康之道。

除了少生气,生活中还应该避免过喜、过悲、惊吓等所有剧烈的情绪波动。

危险5:抽太多

“饭后一根烟,胜似活神仙;饭后十根烟,风度又翩翩;饭后百根烟,直推太平间。”

尼古丁会导致冠脉痉挛。

如果原本心脏不太好,大量吸烟可能会导致: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引发猝死。

举个例子:

一名60 岁的大叔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麻将,几个人不停地抽烟,也不开窗户。

房间里烟雾缭绕,结果第二天早晨他倒在了牌桌边。

危险6:坐太久

当代年轻人的日常:能坐着绝对不站着。

坐着看电视,坐着吃东西,坐着写作业,坐着用电脑……

久坐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急症也明显增加。

下肢静脉的流通,主要是靠腿部肌肉的收缩把血挤回心脏。

也就是说,如果长时间坐着不动,静脉的回血就会不流畅,形成血栓。

还有一个例子:

久坐后直接开始运动,会导致血栓脱落,顺着血流进入肺部,就会造成肺栓塞。

这种情况医学上又叫做“经济舱综合征”。

该病患者会突然感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危险7:熬太晚

“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

“也不是不困,就是不想睡,还想再等等,具体等什么呢?不知道!”

熬夜刷剧,熬夜刷朋友圈,熬夜看球……

过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血。

可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脑出血等。

还有一个例子:

连续加班几天后的小王,突然一侧耳朵听不见了。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这个病叫“突然性耳聋”。

这是过度劳累导致的。耳蜗血管收缩,使得内耳缺血、听神经受损,引起听力丧失。

如果治疗不及时,耳聋可能无法逆转。

危险8:练过头

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运动,健康又快乐。过度的运动,费劲又伤身。

剧烈运动绝不适合所有人,体育运动要量力而行。

原先心脏有隐患的人,先天性心肌病,平时看不出来,一剧烈运动就出事了。

一个例子:

拎个重物爬三楼,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

但这对有冠心病的人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心梗。

再比如先天性心肌炎病,平时看不出来,但一剧烈运动就不行了。

危险9:天太冷

你是不是没想到,天太冷也会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数九寒天,其实才是医院急诊室最忙的时候。

寒冷会使人:

血压升高。由此引发心肌缺血,继而出现心绞痛、心梗。

脑梗、脑出血的几率也陡然上升。

一个小提示:

老年人及动脉硬化患者在冬天应该减少外出。

如果一定要外出,最好选择中午前后气温较高的时候,并且一定要穿厚点。

戴上帽子、围巾、手套。

如果下雪了,一定要避免滑倒摔伤!

危险10:天太热

意不意外,天太热竟然也是因素之一。“今年是××年以来,最热的一天。”“今年是××年以来,最热的一年。”熟悉吗?

这是我们每年高温天气最常见的新闻关键字。

气温高、湿度大。人体的代谢率明显增加,心肌耗氧量上升。于是心脏负担加重,心绞痛、心梗就会找上门。

专家提醒:

糖尿病患者则要警惕大量脱水导致的酮症酸中毒,以免引发猝死。

在户外的人一定要防中暑,因为中暑会导致全身横纹肌溶解,引起肾脏损害。

最严重的热射病,还会直接导致死亡。

猜你喜欢

心梗例子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心梗猛于虎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如此乐观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商界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