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略谈

2019-10-21刘建明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0期
关键词:恐怖事件预案管理制度

刘建明

摘 要:目前地铁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对城市的交通支持较大,每天经由地铁运送的乘客数量较多,在多数有地铁运行的城市,地铁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考虑到地铁的运行人数多和地下运输的特点,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实际,认真分析了地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实施措施,为整个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提供方法支持和经验保证,解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存在的多种問题。

关键词:地铁运营; 安全管理; 策略

一、前言

考虑到地铁运行的特点,在地铁运营中安全管理是重要的管理内容,也是关系到地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基于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了解,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实际,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取得实效,避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出现失误。

二、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地铁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不到位

对于地铁管理人员而言,在地铁运营管理过程当中,安全意识和必备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地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忽视影响地铁安全的多种因素,那么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就很容易出现管理盲区,会出现安全管理漏洞,给整个地铁安全管理带来不可扭转的伤害。同时,地铁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地铁管理人员不但要对安全管理工作有深入的认识,同时还要对安全管理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知道在危险发生之前如何进行安全隐患的查找和安全风险的识别。在发现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之后,要知道采取哪些手段和措施能够予以解决。但是从目前地铁管理人员的实际表现来看,安全意识和技能不到位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麻痹思想,容易造成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潜在风险,最终累积成系统风险而爆发。所以,地铁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2、地铁应急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应急管理是重要环节。应急管理做的好,可以有效应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做的不好,在发生危急情况的时候,就会造成混乱,进而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基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地铁应急管理通常都会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方案。但是从当前某些城市地铁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在应急管理中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地铁应急管理制度形式化,与应急管理工作贴合不紧密。应急管理机制不灵活,在实际管理中存在教条主义的情况,不能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地铁在应急管理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执行,保证地铁应急管理能够达到全面性和灵活性要求,提高应急管理的实效性。所以,地铁应急管理应从自身入手,从完善制度和调整机制两方面出发,保证地铁应急管理能够取得实效。

3、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需制定应急预案

近年来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增加,基于地铁的恐怖事件也呈现上升趋势。地铁作为人流密集型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带来的伤害是无以复加的。为了避免地铁恐怖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做到早预防早治理,通过制定详细应急预案以及开展定期演练的方式,有效化解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在我国的地铁安全管理中,由于出现恐怖事件的概率低,发生的恐怖事件数量少,许多城市在恐怖事件预防和治理过程中出现了麻痹思想,传导到具体的安全管理中,就出现了应急预案不详细可操作性差,不定期举办应急演练,以及安全管理设施不全,或者安全人员配备不到位的情况。所有这些问题积累在一起,都会给地铁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目前地铁安全管理中应当对恐怖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制定应急预案的方式予以预防,避免出现恐怖事件之后造成较大损失。

三、地铁运营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1、加强对地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对于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而言,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是决定安全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当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管理人员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按照安全管理的现实要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对涉及地铁运行的所有管理环节要足够熟悉,同时,还要在日常工作中训练自己的安全隐患排查能力,能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管理细节中发现瑕疵,做到在具体的管理环节中予以纠正和避免。除此之外,地铁运营管理人员还要训练自身技能,根据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掌握风险识别和辨识能力,掌握风险防控措施,掌握人流疏散能力,熟悉安全设施的操作流程,熟悉安全管理流程,保证自身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够符合地铁管理的实际需要,解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加强对地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是解决地铁运营中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2、进一步细化地铁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

地铁管理与其他交通枢纽的管理存在区别,地铁线路和站点绝大部分处在地下,对人流的疏导,车辆的运行安全以及进站和出站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这些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风险,如果没有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来处理意外事件,地铁线路很可能出现停运或者公共交通事故。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要对地铁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及措施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梳理,并对照地铁管理实际,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对每一个应急管理制度的条款都进行仔细的研读,按照管理实际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具体的管理中予以检验。对于一些与实际管理不相符的条款,要及时删除并增加。经过全面的梳理和修改之后,地铁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具有了良好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管理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所以,进一步细化地铁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是解决地铁运营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应急管理成效的重要侧重点。

3、制定完善的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

虽然对于地铁安全管理而言恐怖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却是非常大的。基于地铁恐怖事件的高危害性,对于地铁恐怖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当前地铁应急管理的实际需要,多数地铁站都制定了完善的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应急预案,对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的预防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考虑到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的危害性及复杂性,为了防止造成大的伤害,仅仅有应急预案是不够的。结合地铁应急管理实际,还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流程,做到有效预防合理应对,保证地铁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要想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不但要认真总结现有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还要从加强对地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进一步细化地铁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制定完善的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等方面入手,从制度、措施、演练等方面,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实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形成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昊;北京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

[2]汪茉莉;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戢小辉;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估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猜你喜欢

恐怖事件预案管理制度
友谊前的恐怖事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电视报道中暴恐事件的叙事范式探析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例谈新闻媒体在恐怖事件中的定位与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