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相对论

2019-10-21刘建国

科技风 2019年20期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水在地球上的最大趋圆体体积以及在太空失重条件下水的最大趋圆体积。月球和地球二者五十亿年来既没有远离也没有合体,依据他们之间和谐稳定的位置关系,站在力学层面考虑认为存在万有斥力,且万有斥力和同万有引力同时存在,并提出了万有斥力的计算公式。同时,以绝对的眼光看宇宙,提出万物公转的论点,认为一切物体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封闭或者不封闭,完整或者不完整的万物公转。

关键词:万有引力;万有斥力;万物公转

最大趋圆体,水的最大趋圆体的体积是指水在悬浮状态下形成的最大球形水体面积,在地球上,水的最大趋圆体体积是11.48立方厘米。在太空失重条件下水的最大趋圆体体积是73.58立方厘米,通过实验获得。

八四论点,万有斥力。万有引力是正确的,但不是只存在万有引力,还存在万有斥力。地球和月球五十亿年没有远离,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地球和月球五十亿年没有合并成一个星球,是因为它们之间万有斥力。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关系密切,同时存在,它们共同维护着宇宙的稳定。所以万有斥力的计算公式是万有引力计算公式+宇宙常项,即:F=gm1m2/r2-gm2m2/ r2(当m2为标准趋圆体,rm2。

八五论点,万物公转。宇宙万物是相对的静止,绝对的运动。以绝对的眼光看宇宙万物都是在运动,也就是万物公转。一切物体都是以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封闭或者不封闭,完整或者不完整的方式进行公转。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从相对的角度来说它是静止的,从绝对的角度来说,他是运动的,它在不停的公转,第一种公转方式是,长城伴随着地球的自转绕地核公转,轨道是长城所在的纬度,周期是一天;第二种公转方式是,长城伴随着地球的公转绕太阳公转,轨道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周期是一年;第三种是,长城伴随着太阳系绕银河系的中心公转,长城的公转轨道就是太阳系的公转轨道,它的周期就是太阳系的公转周期2.46乘以十的二十二次方年,该数据是由美国宇航局推算获得的。第四种公转是长城伴随银河系绕宇宙的某一点公转。

创作说明

创作意图:

我创立多维相对论,最早的意图是搞明白是否存在万有斥力。那是在我上小学以前的一天,哥哥和姐姐发生了一次争论,话题是如果存在万有引力就一定存在万有斥力,否则宇宙物体就回变成一个点。争论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上小学时,我书包里装着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走进了小学的大门。在小学里我学会了磁铁能相互吸引也能相互排斥。在初中学习时我学会了把一块磁铁砸断,每一小块磁铁的特性和原来的大磁铁一样。这时也发现我在物理方面有天赋。在高中一年级时学到了牛顿万有引力,我开始坚信自然界应该有万有斥力。并想明白了,苹果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能从树上落下,却不能在万有斥力的作用下从地面跳到树上的原因。在高三时受到课本上两幅图的启发,想明白并创立了八一论点:万物趋圆和八二论点:万物三分法。在这两个论点的基础上,我明白了万有斥力的成因,并且想明白万有斥力的而三种模式,这此中报的是三种模式中的一种模式的计算公式。在1995年创立了标准趋圆体的论点,并用实验获得水在地球上的最大趋圆体体积。并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前给他们打电话,请他们用试验获得水在太空的最大趋圆体积,至今无结果。2003年创立了八五论点:万物公转和八六論点:螺旋椭圆曲线论。并把一些内容发表在博客物理之王刘建国上。在2007年提出了八七和八八论点。

作者简介:刘建国(1970-),男,汉族,河北廊坊人,河北师范学院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