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019-10-21孙婧吴建华孟庆华龙旭宋艺君

科技风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

孙婧 吴建华 孟庆华 龙旭 宋艺君

摘 要:高校分析化学专业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开设了仪器分析及相应的实验课,能让大学生了解各种仪器的操作步骤、程序并且掌握不同仪器的使用原理,本文针对仪器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师生共同探索仪器分析实验的内在规律,使其日趋完善,另学生不止对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加深,还能得到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又具有实践性实验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仪器分析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

现代电子类科技的发展可以从仪器分析水平上体现出来,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对21世纪的创新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质量的优异直接影响了理论和基本传授及训练。[1]仪器分析是运用仪器,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状态进行分析的学科,广泛渗透在食品、药物分析、物理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2]仪器分析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细致、精准地科学研究技能,因此在整个分析化学的教学环节中占有特殊的地位。[3]高等学校有关专业教学中,仪器分析课程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化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我校药学院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近几年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仪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为32学时,新增6個大型仪器类实验项目,足可见学校对仪器实验技能及学生培养方面的重视。多年的实践效果表明,虽然实验员将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等全部准备好,仪器每次甚至提前半小时预热好,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实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运用能力的提升,这些问题主要有:

(1)由于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两种仪器,设备落后,给予学生的上课内容也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知识点较落后,阻滞了学生在仪器化学课程上的发展。

(2)学生对于仪器分析化学没有系统的认识,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将样品环境进行区分的概念,觉得只要是教学中所涉及的物质分子、离子就会自动地分离分析,对仪器分析实验中的一起使用产生错误。

根据这几年对仪器分析化学这门实验教学课程的实践,我们对其进行了以下改革:

(1)精改实验内容,增加一些实用的仪器操作,分析范围争取做到面面俱到,具体课程请看右表;

(2)仪器分析课增加了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仪和原子吸收仪这四个新型实验课,通过理论课讲基础,实验课实践操作的形式,将仪器分析这门课更具体、生动的灌输到学生对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理解中来;

(3)教师配合实验进度,给学生们提前播放即将进行实验的仪器使用课件,课件中包括分析仪器的原理和结构,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在上实验课的时候,能结合所学的课件将仪器更好的了解和应用。

在保证学生基本的实验课程完成后,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并落实了开放式实验,此阶段主要是由学生的主代老师选择题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一起修改方案,最后选择最合理的仪器分析方法,设计出涵盖采样、前处理、测定、数据处理等一系列的方案,然后学生预约时间,根据不同的仪器每天最多可接待10-15名学生,每天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实验,不限时间段。此阶段主要针对大三及大四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开放实验中孕育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创新热情,培养了创新实践的能力,收获颇丰。

通过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加强了学生的预习环节,使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其次丰富了实验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对分析化学这门课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层面;最后实验考核的综合化,是考核标准更加的多元和客观,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实验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维武.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83-85.

[2]赵瑞,魏永峰,雷根虎,等.大学化学,2000,15(6):35.

[3]胡春华,张富强,徐海云,等.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1,39(8):133-135.

作者简介:孙婧(1987-),女,陕西咸阳人,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实验师。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想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