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交流

2019-10-21陈艳新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交流合作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摘要】2013年,国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那时起,“一带一路”的概念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不断发展,其建设中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先导作用逐渐显现。鉴于此,“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消除或减少文化隔阂,更好的推进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成为了当下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着重阐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先行的重大意义,探索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的方法,以推动沿线国家文化的深入合作和交流。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命运共同体;交流合作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完成实现建立建设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责任共同体和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中国将完成沿途国家关于地区和平、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期许。“一带一路”必须文化先行,一步步深入同沿线各国的文化进行友好交流,达成文化的理解和融合。最终达到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目的,使命运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沿线国家人民心中。因此,为了让文化在沿线地区更好地交流合作和发展,我们必须致力于研究如何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一带一路的概念

“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它们的缩写。它充分依靠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有机制,通过现有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发展区域内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一带一路”借鉴了古丝绸之路之印记,积极同沿线国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关系,共同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命运共同体和一个包含了政治互信、经济共赢和文化包容的责任共同体, 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一带一路”发展中文化先行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新的历史机遇下,倡导文化先行不仅是对古代探索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利用这种文化交流增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沿线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

(一)文化先行有助于巩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

“一带一路”建设将连接不同文化实体,并将再次突出文化交流对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充分沟通和表达双方的利益,为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奠定基础。从社会角度看,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提高传播主体对双方文明信仰和文化习惯的包容性,巩固合作的社会基础。从人民的角度来看,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改变一个国家人民对外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增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发展友谊,为各国深入合作建立舆论基础。文化交流和合作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相互沟通和建立友谊,“一带一路”涵盖了很多国家民族,其国际关系十分复杂。只有赞美历史、传统、友谊,坚持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原则,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发展合作,建立友谊。

(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更好地了解判断当代情况。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丝绸之路逐渐演变为一条越来越广阔的商业道路,成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借用历史符号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可以得到沿线国家的支持和认可,根据沿线国家是否了解和了解当代中国,这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很好地向沿线国家讲述中国故事。充分发出中国声音,宣传弘扬我国的立场、观点、政策思想及战略意图。而这些所有的认知和了解,需要中国和沿线各国之间进行不断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达成。

(三)文化先行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中外友好关系

文化传播与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弘扬“亲诚惠容”精神,实施“一带一路”。“亲”,只有善良友善,有亲和力,让其他人愿意接近我们并与我们成为朋友。“诚意”,只有诚实守信,诚信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愿意与他人交朋友,做生意,并有交流。“惠”是互利共赢,給予他人利益,我们愿意付出,别人可以感受到诚意,有人愿意与我们合作,实现双赢。“宽容”意味着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现在也是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差异且复杂,无法在交流中和我们的理念达到完全一致。因此,在不损害我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有一个伟大的乡村风格,把自己置于其他国家的立场。尝试理解和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并回应他人的利益。

(四)文化先行能够完美地诠释“一带一路”精神

文化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更好地发展,争取尽快实现目标。我们提出的“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责任共同体,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创新概念,要求中国要更加高瞻远瞩。“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打破了盟友搭建的独裁统治和合作模式,利用科学整合资源,更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政策的沟通,基础设施的连通性,贸易顺畅,以及足够的资本和民心。没有政策,民心,其他三个任务举步维艰,而政策与民心则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分认识实现和平发展,和谐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更需要文化智慧。总结来说,就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与文化的交流合作环环紧扣,每一环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先导作用。

三、推动促进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明,使人民之间的交流更加融洽顺畅。要真正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必须坚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开放,宽容,相互学习。

平等是文化交流前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亦然如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及发展模式,他们为建立起的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各个国家拥有的文化和文明可大可小,但好与坏之间没有区别。所以,各个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要建立在平等的前提下。

相互尊重是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明都有着独特、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物质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不能将各种文化标记为“先进”或“落后”。这是愚昧的不尊重他国文化的行为。中华民族始终平等对待 国家和民族,尊重沿线国家的文化,从未轻视其他文明, 把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置于其他国家之上。

文化交流的重点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明和文化,还要以开放、包容的方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中国古代,我们从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中获益良多。“一带一路”的发展,更要求我们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共同交流学习和借鉴。

四、“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文化交流实现方法

坚持文化第一,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引导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经济政文化治互信。推动传統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传承和融合,通过加深与沿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设施建设是加快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当前状况进行研究,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示范规则的制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以文化创新为核心,通过建设投融资交易平台,促进创新与开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贸易和资源配置等,以此达到文化交流与服务合作的目的,向沿线各国深入发展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支持。同时,利用文化资源的不同特点,构建具有差异的价值形态的文化产业合作平台。

丰富文化交流合作的内涵与形式。文化交流与合作,除文化艺术展览、新闻出版、影视交流、文物等传统文化交流外,我们还要拓展教育、学术研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不仅要深入开发沿线国家的人力资源,弘扬人文精神,而且更加注重文化发展的趋势。开辟新局面,在平等尊重的互动中共享文化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先行对于沿线国家的思想共识、政治信任和民心相通来说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合理制定相关文化交流合作政策,促进文化友好交流合作,坚持平等尊重友好的原则,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推动建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从而更好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敏.建设“一带一路”文化引领先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

[2]张赞.“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J].青春岁月,2017(32).

作者简介:陈艳新(198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讲师,英语专业副主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交流合作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之我见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