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肠胃炎临床症状与诊治

2019-10-21李丽华常帅鲁海峰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李丽华 常帅 鲁海峰

摘要:猪传染性肠胃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呕吐、严重腹泻为主要症状,不同日龄的猪感染传染性肠胃炎后,腹泻、呕吐症状存在很大差异性。该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发病病例,分析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传染性肠胃炎;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80

0引言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流行与传播除造成哺乳仔猪患病死亡外,还会严重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对生猪养殖业经济效益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猪传染性肠胃炎已成为一种流行范围广泛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但很多养殖场每年冬春季节都会发生,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2017年2月13日,某规模化养殖场哺乳仔猪相继出现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发病情况,并迅速向整个养殖场蔓延,发病3~4d后,养殖场的哺乳仔猪群,断奶仔猪群相继发病,出现较严重的死亡现象。发病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猪隔离,养殖场畜牧兽医人员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开始用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均没有取得明显效果。随即将病情上报上级兽医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后,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该养殖场存在疫苗免疫程序制定不当,免疫接种不当,饲养密度较大,猪群间很容易接触传播多种疾病。另外,养殖场各养殖区域划分不恰当,不同日龄猪群混养。整体卫生环境较差。根据病死猪典型病理学变化和最终诊断结果,最终判定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然后采取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原则,对患病猪进行治疗,死亡率有效降低,疫情得到控制。

2临床症状

该种疾病潜伏期为15~18h,最长的可达2~3d,病情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可以向整个猪群传播蔓延。养殖场以哺乳仔猪先发病,哺乳仔猪在吃乳后突然发病,先是出现呕吐症状,随后出现腹泻,频繁排出水样腹泻物,粪便呈现灰白色或黄绿色,在粪便中混杂有未消化的凝乳块。体温升高到41°C以上,腹部维度显著增加,用手叩诊像鼓声。发病后期患病猪脱水明显,身体逐渐消瘦衰竭而死。养殖场的哺乳母猪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泌乳量下降,排出黄褐色的粥样稀便采食欲望下降,体重减轻,个别患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呕吐症状,泌乳量减弱甚至停止。

3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后可以发现身体严重脱水,皮肤失去弹性,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病变,胃肠道膨胀,内部充满气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出血,胃粘膜表面存在出血,斑块水肿明显,小肠内部充满黄白色的内容物,且混杂有乳块和泡沫,肠绒毛显著萎缩变短脱落,肠壁弹性下降,变薄呈现半透明状,肠管严重扩张,尤其是空肠肠段呈现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1],肺脏、心脏等实质性器官没有出现显著的病理学变化。

4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猪的病变小肠段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先使用生理盐水充分漂洗,放置在培养皿中加少量生理盐水,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小肠绒毛显著变短,萎缩粗细不均匀,甚至存在大面积的绒毛消退现象[2]。采集病死猪的腹泻物,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常规染色镜检,没有发现被阴性或阳性染色的致病菌。将病料划线接种到几种常见培养基上,恒温培养24h也没有发现致病菌生长。采集腹泻早期患病猪的空肠和回肠刮削物,制作成涂片后,选择使用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肠胃炎、猪轮状病毒荧光抗体直接染色,然后用缓冲甘油封裱,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被传染性肠胃炎抗体染色上皮细胞及沿着绒毛脑浆性膜上呈现黄绿色的荧光病变,猪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染色没有出现上述病变。最终可以判定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肠胃炎。

5治疗

目前,猪传染性肠胃炎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以清理肠胃、消除炎症、抗病毒、解除中毒、预防脱水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应该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养殖。本次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西药以抗菌消炎、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预防脱水为主要原则。患病猪肌肉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3mg/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d为一个疗程。对存在严重呕吐症状的患病猪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每头猪肌肉注射2mL,2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对严重腹泻排出水样稀便的患病猪,选择鞣酸蛋白4g、碳酸氢钠6g,兑水1000mL灌服。对严重脱水的患病猪,选择使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40mL,1.3%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混合后腹腔注射,1次/d,连续使用3d。在整个猪群饮用水中添加98%盐酸吗啉胍粉剂,添加量为100g/100kg饮用水。中药选择使用黄芩、白芍、黃连、栀子、郁金、大黄,使用剂量分别为15、18、18、18、36、50g,水煎剩1000mL药液,每头猪灌服200mL,1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中药组方中黄群具有治高热病、肺炎、解毒的功效,白芍适用于腹泻腹痛,具有解热抗炎的功效。黄连主治腹泻呕吐,吞酸。栀子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郁金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大黄主治胃热呕吐、湿热泻痢等症。上述中药科学配伍,能到抗病毒,孔防继发感染、涩肠止泻的功效。通过治疗3d后,患病猪临床症状会有所好转,强化治疗5d后症状消失,连续跟踪1个月,猪群生长良好,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但恢复健康的猪群中有1/3哺乳仔猪停止生长发育,成为僵猪将其淘汰处理[3]。

6预防

6.1加强饲养管理

要向猪群提供全价饲料,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均衡,提高猪群抵抗能力。保持圈舍合理的饲养密度,确保圈舍通风采光良好,恰当的温度和湿度,通风良好。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还应强化通风。养殖场应构建完善的消毒制度,及时清理猪舍内粪便,常用消毒剂为3%氢氧化钠溶液、2%来苏儿溶液,1%过氧乙酸溶液。重点做好圈舍地面、墙壁、隐蔽场所的卫生消毒,保证圈舍清洁干燥。禁止向猪群投喂发霉变质饲草饲料,避免猪群饮用不洁的饮用水,加强环境控制,降低应激因素刺激。

6.2做好妊娠母猪和仔猪保健工作

妊娠母猪进人妊娠中后期后,应采用自由采食或不限量饲喂高水平的饲养模式,提高母猪的泌乳量、改善母乳品质。同时仔猪出生后应确保其尽快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做好出生仔猪的精心护理工作,1~3日龄的仔猪应该及时补铁,预防缺铁性贫血。生长到7日龄后,应该引导指数采食步入阶段的饲料,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有机酸,抗生素等药物对胃肠道进行保健处理,预防生理性腹泻和致病原腹泻。另外,在仔猪饲喂中,应控制好投喂量,按照多餐少食的原则投喂。每年选择使用猪传染性肠胃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接种,仔猪断奶后7d内注射1mLB。妊娠母猪在分娩前20~30d,肌肉注射4mL。

7结束语

猪传染性肠胃炎作为1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性疾病,对猪群健康生长和养猪经济效益有极大影响。因此,加强该种疾病的流彳病学调查,充分掌握辖区范围内该疫病流行情况及发生情况,加大该疾病防治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掌握该疾病防治措施,以减轻发病率,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李祖红,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8):144.

[2]吴海英.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2):155.

[3]覃倩.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J].畜禽业,2015(5):8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