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2019-10-21高新燕杨茜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感染糖尿病肾病

高新燕 杨茜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0.5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31.58%,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68-01

目前,临床上均是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感染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辅以优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1]。为了进一步研究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9-84岁,平均年龄(66.5±17.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2.0)年,周透析次数3-6次,平均透析次数(4.5±1.5)次;观察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49-86岁,平均年龄(67.5±18.5)岁,病程0.8-5.5年,平均病程(3.15±2.35)年,周透析次数3-5次,平均透析次数(4.0±1.0)次;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呈P>0.005,表明其对比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实施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将透析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治疗效果等告知患者,以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使其基尼配合治疗。同时,给患者提供优质的修养环境,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透析中的相关事项进行密切关注。

观察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1)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有护士长、责任护理人员共同组成预见性护理小组,并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同时,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病情進行病情,并对血液透析中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2)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要对人流量进行控制,禁止患者家属陪同;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佩戴好无菌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对透析室进行通风,2次/d,30min/次,并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定期对血液透析室内、相关机器等进行检测,并对异常现象进行处理;设置透析区、隔离区、污染区、非限制区等,全面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3)健康宣教:对患者、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的注意事项,并使其掌握相应的预防技巧,不断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患者在透析期间,对穿刺导管进行固定,并每天进行换药,当穿刺部位出现异常现象(红肿、疼痛、渗液),应考虑其是否发生感染,并对其进行血培养;(4)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积极鼓励患者开展健康锻炼,不断提高其免疫力。同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并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

从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对患者进行评分,每一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经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差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方差表示,以X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率对比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对照组:血液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总发生率为31.58%(6/19);观察组:血液感染1例,腹腔感染0例,呼吸道感染0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10.53%(2/19)。数据对比,结果呈X2=13.06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呈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并且伴随着糖尿病人数的不断增多,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临床上,鉴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均是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该治疗方式存在较大的限制,多数患者在治疗中,常常出现各种感染现象,因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诱发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2]。

以往,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均是按照常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预见性护理干预则与其不同,是一种前瞻性、整体性的护理干预,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病情、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可能出现的感染现象、并发症等进行预测,并提前做好相应的以防护理工作,进而降低患者透析中感染的发生率。可以说,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下,以患者为中心,并以降低患者血液透析中可能出现的损伤,进而全面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文虹,唐林娟,徐爱金,吴海英,李玉影,符小玲.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869-2871.

[2]姚艳,钟彦波,肖炯,钟庆安.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7):3799-3800.

[3]陈丽,苏晓燕,刘玉峰.预见性护理在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6):185-187.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感染糖尿病肾病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