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2019-10-21周军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选择

周军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3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实施的时间将入选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71例患者为72小时内实施急诊手术患者,B组60例患者为72小时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A、B两组的各项数据、术后并发症率以及中转开腹率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中转开腹率分别为4.23%、4.23%,B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与中转开腹率分别为10.00%、11.67%,两组患者对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在各项临床数据方面比较,A组患者同样明显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及早的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并发症、中转开腹的发生以及缩短手术、住院的时间,这对于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疗效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50-01

急性胆囊炎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目前,临床对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多采用具有微创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该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也快[1]。但是,临床上对于如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仍是存在一些争议[2]。此次我院选取了近期内收治的13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并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皆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13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63例,患者平均年龄49.1岁。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71例患者为72小时内实施急诊手术的患者、B组60例患者为72小时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手术方法

A组71例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给予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麻醉,实施常规四孔法进行操作。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头高脚低位仰卧于手术台上,于患者脐部上或下缘1cm左右处做弧形切口,并常规建立压力在12至14mmHg的CO2气腹。气腹建立后置入腹腔镜,以观察患者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于患者的剑突下、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下连线、右腋前线与肋下水平交界处置入腹腔镜手术操作器械进行手术操作,腹腔镜下仔细的分离患者胆囊及其周围的粘连组织,以充分暴露患者的胆囊三角区。三角区暴露后确认患者胆囊壶腹部并分离其周围组织,以显露患者的胆囊管、胆囊动脉,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的两端后以顺逆结合的方法对胆囊实施的剥离、切除。胆囊切除后,利用电凝对创面进行彻底止血,并常规安置引流管,术闭关闭患者腹腔。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B组60例患者于入院后均先接受常规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及积极的维持患者体内的酸碱、水电解质的平衡。此外还需给予患者实施镇静、镇痛药物的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A、B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同时记录A、B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综合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 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分别为(48.8±15.9)min、(7.5±2.6)d、(53.8±23.4)ml,B组患者分别为(68.3±18.6)min、(13.3±4.7)d、(132.4±48.6)ml,两组对比,A组患者均明显低于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中转开腹率方面比较,A组患者的发生率同样低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肝胆外科疾病,结石阻塞胆囊管所引起梗阻,继而造成胆囊内的胆汁滞留浓缩对胆囊颈部黏膜形成刺激,进而引起的细菌感染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因此解除梗阻是本病治疗的关键,若不能及时的清除梗阻,患者病情则会按照单纯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囊壁穿孔的规律顺序持续发展,从而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以往临床是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开腹手术创伤性较大,且患者术后恢复差。近年来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了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时机,目前临床尚无明确统一的意见[5]。传统观点指出,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及其周围组织存在严重的炎性反应,组织较为脆弱,这时给予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组织创伤,同时也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先给予患者实施抗炎治疗,之后再给予患者实施手术进行治疗。但经过多年临床实际病例的证实,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3天内,其体内病变主要是以炎性的充血、水肿等为主,此时虽然胆囊及其周围组织较脆,但解剖层次相对依然清晰,且组织粘连少、手术过程易于分离。一旦发病时间超过3天,患者体内的炎性细胞、纤维浆液等便会因早期的炎症反应的刺激而大量的渗出,从而出现纤维蛋白性的粘连,且瘢痕组织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分离的难度便会相应的增大。本组对比研究显示,行72小时内急诊手术的A组患者,无论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方面,还是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过程中的中转开腹率方面,均明显优于72小时后实施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结合上述理论,笔者认为,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及早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时,需掌握好手术时机,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展开手术,以便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中转开腹手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郝顺心,赵丽莎.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7(12):2268-2269.

[2]朱一维,刘莉,岳红双.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选择的Meta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6):96-97.

[3]陈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和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303-304.

[4]江华,邱志东,党登峰,etal.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实用医药,2017(10):152-153.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选择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