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麻醉,你了解多少?

2019-10-21杜凤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医师麻醉状态

杜凤英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8-01

在诸多影视剧作品中,手术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麻醉,且多数是以扣上面罩方式使患者逐渐睡去,在完成手术后,患者仍然处于安睡状态,经家属注视逐渐恢复正常,而现实中手术麻醉同样如此吗?在对麻醉发明进行研究可知,很久以前如果出現疼痛情况,仅能利用针刺或冰冻等形式予以缓解,具有较为理想止痛效果,不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整个手术需要医生与护士将其固定在床上,伴随患者哭喊声完成手术,只能展开简单手术治疗。而现代医学中,手术麻醉是以阻断人体疼痛信号方式存在,以神经系统为例,比较类似办公电话网络,人体大脑属于交换机,而神经、疼痛部位分别为电话线和电话机,只有对疼痛神经进行阻断,才能避免大脑接受信号,使患者不会感受任何疼痛症状。

1 麻醉过程

现阶段,常见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与区域阻滞麻醉,因麻醉方法不同,其操作方法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化。以全身麻醉为例,整个麻醉操作过程可以具体分为麻醉诱导、维持、苏醒,做个比喻,全身麻醉和飞机飞行相比较,飞机起降属于危险阶段,全身麻醉同样如此,整个麻醉过程诱导与苏醒是麻醉的关键。当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治疗时,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后,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由麻醉师先患者扣上面罩,在患者麻醉作用逐渐发散后,使患者逐渐处于昏睡状态,为了保证其麻醉效果,还会利用静脉注入的方式增加麻醉剂量,面罩主要提供氧气,此过程称作麻醉诱导,患者通常是以清醒到昏睡状态,然而,此种昏睡状态与人们正常睡眠存在一定区别,即麻醉引发昏睡比较接近意识消失。因患者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且无任何意识,极易导致患者不具备自主呼吸功能,所以,麻醉医生需要进行气管导管的科学设置,与麻醉机进行连接,持续向患者予以氧气和麻醉气体,可以确保患者麻醉状态无缺氧症状,是麻醉维持阶段。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应停止麻药,保证患者逐渐苏醒,具体表现为:睁开眼睛后,身体肌肉力量会逐渐恢复正常,需要由麻醉师进行气管导管的拔除,通常患者会再次出现“昏睡”情况,完成麻醉药物代谢后,患者也会随之苏醒。将其送至监护室进行观察,时间应超过30分钟,在确认患者完全清醒后将其转移至病房。

全身麻醉方式不仅表现为静脉+吸入,而且还有单纯吸入与单纯静脉,无论选择哪种麻醉方式,均会对患者各系统造成影响,对此,患者全身状态与其麻醉安全性存在直接联系。虽然患者整个手术处于“安静昏睡”状态,但其体内会根据手术操作出现较大变化,例如:心率和血压变化,具体表现为麻醉作用下逐渐缓慢;自主呼吸功能的消失,仅能依据呼吸机维持正确呼吸;患者麻醉状态下的神志状态,较高睡眠状态,与昏迷比较接近,不会对手术疼痛等带来任何影响。

2 有效预防麻醉风险

就高血压患者而言,尤其是在血压无法有效控制、系统不能控制状况下,手术过程往往会出现血压较大波动,血压升高会直接导致出血量增加,甚至发生脑出血;低血压会造成脑供血严重不足,最终引发术后脑梗。与此同时,心梗和冠心病等均会对心脑造成影响,使其抵抗力持续下降,引发不同程度心脑血管疾病。在影响心血管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肺功能,例如:伴有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后,可能会发生呼吸功能不能恢复的情况,应该通过辅助呼吸方式进行加强,避免患者呼吸功能的逐渐衰竭,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针对以上麻醉风险,如果患者和家属未对其进行正确了解,会呈现两种表现,一方面,过分担心,在害怕麻醉后无法清醒的同时,还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情况,然而,情绪波动属于血压波动主要原因,极易造成麻醉风险。另一方面,毫不重视的态度,对于麻醉医师提出风险采取忽视态度,不配合展开术前相关准备,未对血压、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等,均会增加麻醉风险,直接影响其麻醉效果,需要予以重视。因此,预防手术麻醉风险措施包括:(1)做好术前准备,可以降低风险、减少死亡率。手术麻醉前,应对患者异常状态进行调节,例如:纠正低血压和贫血等,严格按照手术治疗标准,向患者禁食禁水,避免出现误吸的情况。按照患者情况进行术前用药指导。(2)麻醉选择和管理,结合患者病情变化与手术方式等,科学选择其麻醉方法,对于危重患者展开全面讨论,制定有效麻醉方案和预防措施等,麻醉医师需要以无菌状态进行操作,尽可能保证重要器官基本功能,如果出现意外及时纠正。(3)强化设备检测,为保证工作人员与患者生命安全,需要提供相关器械设备,如心电图仪和SpO2监测仪等,全面了解其使用方法,并在使用前展开检查和校准。(4)坚持遵守岗位职责,麻醉医师均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对麻醉知识进行了解的同时,还应提升自身工作素质,丰富临床经验,掌握麻醉风险和意外处理方案。如果麻醉过程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寻找原因,快速进行处理。

3 手术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前访视:(1)择期手术患者,要求麻醉医师提前进行探视,即自我介绍,明确探视内容和目的,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遗漏病史,如手术麻醉和用药史等。(2)麻醉医师进行访视时,还应该保证衣着整洁,以和蔼态度进行沟通和交流。(3)优化术前准备,完善麻醉计划,告知患者麻醉过程积极配合的重要性,以此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掌握手术特点,就麻醉风险与手术风险而言,需要和手术医生取得沟通,掌握患者基本病情与实际情况等。(4)麻醉前还需要掌握患者现病史,即病因和治疗过程等,个人史需要了解其饮酒嗜好与药物滥用情况等。(5)在回答患者提出问题时,需要以耐心态度,和患者家属谈话,明确麻醉方法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和排空小便相关事项,以此获取患者信任,顺利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送至手术室后,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例如:(1)询问患者晚上睡眠情况,是否出现发热或月经等。(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与手术禁忌症;检查输血与输血浆替代品,观察患者是否取出活动义齿,同时取下相关贵重饰物,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等。(3)护理与麻醉准备中,应降低噪音,减少人员走动与说话,确保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顺利完成全部准备工作。(4)麻醉医师需要与患者主动交流,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引导患者及时阐述自身想法与恐惧心理,并对其予以正确疏导。告知患者相关病例恢复情况,帮助患者正确树立治疗信心,同时提高其安全感。(5)操作前告知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详细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等。

猜你喜欢

医师麻醉状态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三缺一
智珠二则
中国医师节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