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探究

2019-10-21李成江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5期
关键词:通信网电力通信运维管理

李成江

【摘 要】电力通信网的建设为电力信息传输等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面对当前电力通信网的快速发展,做好这方面的运维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电力通信网结构体系及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的相对策略。

【关键词】电力通信;通信网;运维管理;电力运维;管理方式

引言

电力通信网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现代通信作业也依赖电力通信网。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当前电力通信网网络结构并不完善,存在传输能力、工作稳定性、信息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设法通过网络结构的优化予以应对,有助于上述问题的处理。

1电力通信网运维的新形势

首先,技术、设备及业务多元化。在现阶段,电力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其需要承担更多数量、更多类型、更多复杂的业务。因此,为满足这些需求,就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力通信网技术和所用的设备,同时新的技术和设备又会催生出更新的业务和需求,这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例如,随着超长距离的直流输电线路的不断建设,跨区域、跨省电力通信业务不断增加,业务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更加严格。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电力通信网络的技术、设备及业务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次,网络复杂度提高,维护压力增大。随着电力通信网络业务及设备的不断增多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使得整个通信网络的机构更加复杂,其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中压力会更大。同时,为满足的不同的业务需求及功能,对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及通信速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可以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的通信平台,将不同种类的信息业务集中起来进行传输,这样便可以节省网络资源和运维费用。所以在现阶段,需要不断地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保证其通信速率,以便满足不断增加的网络业务。另外,管理手段不断加强。目前电力通信网络发展迅速,复杂程度也在迅速增加,如何更好地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对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进行管理,我们需要不断地吸收现代管理理念,改善原有的管理方式,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2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传输能力的不足

传输能力的不足,是指当前电力通信网络结构模式上较为滞后,尤其是硬件平台方面,扩频方式、OFDM技术和多维网格编码方式各有优点,低压一端的电力通信网,应用何种技术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仍不明确,而低压电网又直接影响各地的通信活动。目前来看,不同技术的应用差异化,使低压一端的信息传输受到制约,需要临时进行匹配和调整,限制了电力通信网作用发挥。在不同地区的信息传输作业中,也会因技术差异出现工作困扰。

2.2电力通信网中电源故障存在的问题

交流设备故障:交流输入不稳定出现交流过载、欠压以及缺相等;交流输入设备如交流接触器、自动或手动转换装置、输入开关等出现故障;防雷器件损坏;交流负载开关或指示灯损坏等;交流监控设备故障等。直流设备故障:流模块故障;直流输入设备如开关损坏等;直流负载保险损坏;直流负载开关或指示灯损坏等;单瓶蓄电池电压过低;蓄电池出现液体溢出、变形、过热等故障;直流监控设备故障等。

2.3通信效率及资源利用率较低

在电力系统的变电站中,由于其网络接口能够与总线网的接口实现较好的连接,并且可靠性也不差,所以总线网在中低压的变电站中使用非常契合。但是在高于220KV的变电站中,总线网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节点过多,从而导致每个分支分配的网络宽带很少,最终使得通信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传统电力通信运维过程中主要对网络系统的设备进行维护,没法对整个系统全面维护,在同一个站点内针对不同的设备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来维护,这种方式对维护人员、工具及时间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资源利用率较低。

3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的创新对策

3.1网络结构的统一化

以提升电力通信网传输能力为着眼点,建议在网络结构的优化方面,尝试进行统一化处理。可构建多层次的用网模式,在对应等级处,确保所用技术是统一的,免除传输过程中重新构建临时结构的弊端。在大范围、高压一端,可引入目标导向的自适应信息传输技术。该技术下,所有信息进入通信网络后,不直接进行传输,由最近的一个中继站、信号发出站将对应信息传输至云端,云端根据信息的传输方向,做自适应信道匹配,选取与目标信息完全一致的信道,如果该信道较为拥堵,切换至临近信道尝试传输,临近信道依然拥堵,进行二次切换,直到获取合适信道。所有高压端均普及该技术,以此保证大范围信号传输效率。而在低压一端,区域范围内准予选用相同的扩频方式,或OFDM技术和多维网格编码方式,区域内统一即可,以此保证小范围的信息传输效率。

3.2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维护工作

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的可靠供电,通信电源一般采取两路直流供电系统,这就要求通信电源一般按照两路市电输入、两套开关电源、两套蓄电池进行配置,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一般采用N+1进行配置,蓄电池容量根据通信机房设备负载容量配置。两路交流输入电源要分别取自发电厂或变电站不同变压器的输出电源,如果输入交流电出现过载、欠压、缺相以及一路或二路全部中断等故障时将导致通信电源系统运行不稳定,要及时与现场运维人员及时沟通解决。通信电源设备易损部件如防雷器件、保险设备等要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发现损坏立即更换。直流电源系统整流模块出现一个或多个损坏故障,维护人员要及时更换模块,否则会出现其它整流模块运行过载现象。维护人员要每周对蓄电池进行检查测试,一个或多个单瓶蓄电池电压出现标称值的下限时,要及时跟踪,蓄电池严重劣化时整组需要及时更换。定期检查电源线路接口及外壳是否完好,查看蓄电池是否有因腐蚀有电解液渗漏的现象。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实验,以便及时掌握蓄电池的容量是否满足要求及运行状态,根据充放电相关数据确定是否运行正常。建立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除此之外,对通信电源故障要有应急的方案,尤其重要的就是要备有应急电源,保障主电源在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利用应急电源进行供电,避免出现大面积的全面断电。

3.3提升运维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通信网络的运维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人员来参与的,运维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对整个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运维人员一方面需要学习和电力通信方面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习运维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运维管理能力。例如,网络操作人员需要对电力设备和网络系统的使用了然于胸;运维人员需要掌握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式。同时,电力公司可以组织一些技能大赛来考察运维人员的素质,还可以增加一些激励措施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热情。

结语

综上,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是通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具有可行空间。传输能力、稳定性、安全性等,是目前电力通信网网络结构需要提升的三个方面。后续工作中,可尝试实现网络结构的统一化,尝试蛛网模式的网络结构改造,并优化节点分布和安全结构。仿真实验中,干扰环境及大负载工作态势,均没有严重影响作业态势,实现了电力通信网网络结构优化及运维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玲,王艺翔,何玮珊.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探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63-64.

[2]陈姗姗.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探究[J].科技传播,2016,8(18):115-116.

[3]张亮,王建磊.浅析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3(23):95-97.

(作者单位: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通信网电力通信运维管理
新时期下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探析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铁路专用通信网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专用通信网综合利用的发展
茂名地区配电通信网的组网方案研究
电力通信设备的电源管理和运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