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9-10-21安进东芦晓伟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电网企业管理模式

安进东 芦晓伟

【摘 要】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电网规模的逐步扩大,必须注重电网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让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电网企业如何提升本企业的战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综合计划管理概述,分析了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电力市场化已经对电网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挑战,各电网企业也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但如何有效推行战略管理,使战略真正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这就需要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力求计划指标的科学合理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形势下,急需将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引入电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让综合计划管理来协调和平衡各系统和各专业计划,让综合计划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最终实现电网企业经营整体效益最大化以及实现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1综合计划管理概述

1.1综合计划管理的定义

综合计划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在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部门间需求、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之间的平衡的概括性设想,相当于是企业的整体生产计划。它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也不单一的任务计划,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升和壮大企业竞争实力而制定的整体性的计划。综合计划管理就是企业运用综合计划指标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综合计划管理并不是简单汇总各专业指标计划,而是通过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设计,平衡测算现有资源,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各项专业指标,从而实现专业部门间的配合,使资源达到最佳利用效率。

1.2综合计划管理的特点

1.2.1协调平衡资源配置

综合计划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协调平衡、优化配置,电网公司的综合计划管理需要以专业规划为基础,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手段,整体分析各专业指标间的勾稽关系,建立平衡测算模型,实现统筹平衡优化,并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合理分配资源,实现需求和能力的平衡,从而确保公司综合效益最大化,满足公司当期业绩和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

1.2.2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管理

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是全过程管理模式,它可以实现企业经营的全面管控。但如果要实现对电网企业的全面管控,需要电网企业在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的整体工作部署,对各部门或各专业下一年的工作内容和目标进行全面的安排,并在下一年执行时进行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与分析。

1.2.3强调过程控制与绩效考核

综合計划管理并不是只看重综合计划的执行结果,更强调过程的管理。对年末安排的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整体部署安排,各部门需严格执行,同时对经营指标开展定期的跟踪,并在指标偏离预期值时,预先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及时调整企业的指标。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实现,需要与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系统相结合,以绩效考核系统来规范综合计划管理的执行过程。

1.2.4全员参与

综合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让电网企业内所有的员工通过对目标任务的实现,提升每位电网员工的全局意识,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从上至下层层学习领会,最终让电网企业发展壮大。

2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中管理流程不够优化

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施行的时间比较短,管理模式中的管理流程还不够优化,还不能有效实现对企业各管理部门和专业进行统一管理,是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当前,虽然通过综合计划企业已经将各部分和各专业的计划进行了有效汇总,但是却没有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统计规划,各部门和各专业还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依然不够完善。

2.2对管理模式中考核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

只要是管理工作,就只有建立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够有效保证管理工作效率,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同样突如此,为了保证综合计划管理的工作效率,在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中就要建设完善的考核体系,通过将综合计划中的工作指标列入到绩效中进行考核,才能够不断提升综合计划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提高综合计划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促使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3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综合计划的有效制定需要将所有部分和专业的计划进行汇总,然后在对这些计划进行统一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制定企业的综合计划。另外,为了保证电网企业的综合计划能够得到有效施行,在综合计划施行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的沟通和数据的共享。因此,电网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部门和专业联接起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3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3.1转变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流程

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项服从综合、各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各项计划指标的综合平衡,科学合理地确定计划目标,努力实现公司总体效益最优,进一步提高综合计划的调控力。坚持“四统一”原则,综合计划由计划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确保计划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纵向上,处于公司生产经营的最前端的各地市公司,负责提出生产一线需求。公司各部门深入研究,上下沟通,综合平衡优化,形成建议。各专业、各地市计划据此调整、细化和深化自己的计划。横向上,各专项计划的责任部门,均是公司综合计划的管控部门,负有审核把关、监督执行的责任。计划部门负责综合平衡,形成计划草案,报公司决策。

3.2建立有机联系按规律办事

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各专业、各指标的理论和规律,以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整体效益为前提,平衡协调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考虑外部条件对指标变化的影响,进行指标随时间(年、季、月)变化的统计分析,滚动预测并进行修正,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效果评估体系,包括定量模型和定性模型。

3.3完善考核体系形成闭环管理

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有效引进竞争机制。努力实现综合计划管理与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企业经营责任制考核等体系的有效衔接和相互呼应。在考核上逐步实现权、责、利相结合。建立将综合计划、完成情况、预算、经济活动分析和业绩考核有效结合的闭环管理。

3.4完善信息系统

结合SG186工程数据平台,在系统分析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平台,加快综合计划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尽快实施到直属单位,延伸到地市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加快信息集成,加强综合计划应用系统与预算、财务、营销、生产、人资、安监等应用系统的衔接,统一数据口径,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数据信息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4结语

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效率对更好地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当前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电力企业竞争市场的开放化以及电力行业间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电网企业更应该尽快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揭薇.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7(26).

[2]王晓晖,范辉.构建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1):66-67.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怀仁市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电网企业管理模式
电网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