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延裂原因和治疗措施

2019-10-21张元英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

张元英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延裂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本报告中选择研究对象皆为我院执行剖宫产术分娩且子宫切口延裂的62例产妇,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子宫切口延裂的原因,对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统计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延裂的原因共有五项,具体为:(1)子宫切口位置;(2)宫口扩张度;(3)子宫切口扩大方式;(4)新生儿体重指数;(5)胎方位,且各项原因与对比具体区分发生率均体现出较大差异,P<0.05。结论:子宫切口位置、新生儿体重指数过大等均为执行剖宫产术分娩后子宫切口延裂的因素,为了能够促进产妇快速康复,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延裂;原因治疗

剖宫产术是目前结束妊娠的一种主要方式,该方式在处理难产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母婴的安全。然而,虽然效果显著,却容易种种原因引发并发症,比如:子宫口延裂、产后出血等,对产妇分娩后康复有无法忽视的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对剖宫产认识逐渐加深,选择剖宫产术完成分娩的几率越来越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子宫口延裂的几率,对产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62例产妇的子宫口延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实用性的治疗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报告中选择研究对象皆为我院执行剖宫产术分娩且子宫切口延裂的62例产妇,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进行研究,年龄最大46岁,最小24岁,中位年龄(31.02±1.69)岁。孕周最长42周,最短36周,中位孕周(48.01±1.82)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27例。入组前,产妇均知晓研究内容,且取得家属支持,签署相关协议。

1.2方法

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负责统计产妇的基本信息,查明每位产妇出现子宫切口延裂的原因,比如:新生儿体重指数过大、宫口扩张度等等,由2名护理人共同统计调查结果,记录Excel表格中,经过对比分析。产生原因明确后,对所有入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1]。

1.3观察指标

对62例入组产妇子宫口延裂原因进行观察、统计。

1.4统计处理

数据统一录入SPSS17.0软件中,用百分率(%)、均数差表示( ±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检验分别采用x2、t形式,若结果出现P<0.05,证明有统计价值。

2.结果

如表1所示,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延裂的原因共有五项,具体为:(1)子宫切口位置;(2)宫口扩张度;(3)子宫切口扩大方式;(4)新生儿体重指数;(5)胎方位,且各项原因与对比具体区分发生率均体现出较大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实施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与新生儿来讲,虽然解决了难产的问题,提高了分娩安全性,但容易并发出子宫口延裂等并发症,影响产妇术后康复[2]。由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产妇术后发生孔口延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子宫切口位置。位置距离越长,发生率越大[发生率分别为<2cm3.23%、2~3cm20.97%、>37cm5.81%];(2)宫口扩张度。宫口扩张度越大,发生率越高[分别为<0~3指11.29%、4~7指11.29%、>8~10指19.35%];(3)子宫切口扩大方式。钝性扩张发生率较高,钝性发生率77.42%>锐性发生率22.58%;(4)新生儿体重指数。体重指数越大,发生率越大[分别为<3.5kg14.52%、3.5~4kg20.97%、>4kg64.52%];(5)胎方位。枕后位更容易发生率更高,枕后位58.06%、枕前位19.35%、枕横位22.58%。

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1)在执行剖宫产术之前,对产妇的手术禁忌症、生命体征加以掌握;严格按照剖宫产术执行标准完成手术;所有参与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警惕,随时观察产妇变化[3]。(2)如果出现胎头高高浮的情况,需要适当的将切口位置提高,如果胎儿头部深定,可以对子宫切口进行适当的降低[4]。(3)参与剖宫产医务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胎儿娩出操作;及时处理产妇出现的先露情况,通过将切口位置适当的提升,便于取出胎儿。对于子宫下段形成较差的产妇,或者子宫收缩力过强的产妇,需要采取纵向切口。如果胎儿头部深定,产生时间过长,无法通过双手操作将胎儿头部取出,需要先对产妇外阴进行消毒,通过引导内上推胎儿头部,促使胎儿顺利娩出,避免强行分娩造成的伤害[5]。(4)手术结束后,需要做好止血、缝合相关工作,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产妇,需要采加压止血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医务人員有必要通过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延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术前分析产妇手术禁忌症、子宫下段发育情况等进行掌握,有效的避免子宫切口延裂产生,以此进一步提升剖宫产术实施的安全性,保证产妇术后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宏.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防范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29-29.

[2]王淑君. 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4):125-125.

[3]姚海平.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66例临床分析[J]. 现代养生,2016(4):159-159.

[4]祖章琴. 影响剖宫产子宫切口裂伤的因素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7,43(3):191-193.

[5]李春莲,何耘.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74-74.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笑气吸入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98例临床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预防寒战和牵拉痛效果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36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