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王玮宁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王玮宁

摘要:目的:分析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优点主要为创伤轻微、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双镜;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会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让其生活质量降低[1]。临床研究发现,胆石病是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将胆道结石去除则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我院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做如下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所收治。纳入标准:满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是因为胆石症所引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研究批准同意。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炎症肝肾疾病。通过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中,2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33-72岁,平均为(50.7±3.6)岁。实验组中,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32-74岁,平均为(50.3±3.2)岁。两组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于患者腹直肌旁作一长度大约为12cm的切口,逐层入腹。对胆囊进行常规切除,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将结石取净;给予T管常规放置,对胆总管进行缝合,将腹腔引流管放置在温氏孔,分别在侧腹壁戳孔,将T腹腔引流管引出患者体外。

实验组选择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选择四孔法,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患者脐下缘作一长度为1.0cm的切口,构建人工气腹,其压力维持在10-12mmHg。将腹腔镜镜头置入,对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的相互关系进行观察;分别在右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剑突下等相应部位作一切口,将辅助器械置入;通过解剖胆囊三角,对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进行认真辨认,将胆囊常规切除。让胆总管上段前壁充分暴露,和肝门距离稍远处,将胆总管前壁纵行剪开大约0.5-1.0cm,经剑突下戳孔将电子胆道镜置入,选择胆道镜网篮将结石取尽;将T管置入,同时倒刺线进行缝合,经锁骨中线肋缘下切口将T管引出,将腹腔引流管放置在温氏孔处,并经右腋前线切口将其引出体外。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对手术时间、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②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相关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进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比较手术相关指标

在手术时间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如表1。

2.2观察比较术后并发症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 讨论

保守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癥状,然而如果未有效解除胆道结石,疾病则可能出现复发,所以手术就成为了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首选方式[3]。传统开腹手术的切口较大,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术后疼痛剧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在腹腔镜技术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临床中在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创伤比较轻微,对腹腔和胆道的干预较少,能取尽结石,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采用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能缩短胃肠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总之,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优点主要为创伤轻微、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朴光熙,金红旭.急诊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0):99-100+104.

[2]高绪仲,王忆勤.早期内镜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03):386-389.

[3]齐伟,钱小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与保守治疗的对比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06):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