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疗效

2019-10-21邹映慧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脑卒中疗效

邹映慧

摘要:目的:对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在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假刺激配合常规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以及命名、听理解、失语商(AQ)评分分别为(17.9±2.3)分、(8.9±1.4)分、(8.3±1.2)分、(9.4±1.5)分、(89.2±7.8)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颅直流电刺激 言语康复训练 脑卒中 非流畅性失语症 疗效

随着临床对功能磁共振与电生理在失语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开展,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1],其中,以经颅磁刺激与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中应用研究最为显著。下文将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为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初次发病情况;同时根据汉语失语症语言认知康复评价与治疗系统综合评定确认为非流畅性失语症。排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情况患者;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8.4±5.4)岁,病程为(20.1±3.2)d,包含脑出血患者7例、脑卒中患者16例,位于左底核区患者13例、左额下回中后部患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8.2±5.6)岁,病程为(20.3±3.1)d,包含脑出血患者6例、脑卒中患者17例,位于左底核区患者12例、左额下回中后部患者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别,P>0.05,具有比较意义。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临床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直流电假刺激配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患者颅脑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区进行阳极刺激,同时对患者右侧下回三角部区实施阴极刺激,治疗使用仪器为ZN8020型智能刺激器,以患者脑部左、右侧额下回三角部区作为刺激部位,对患者大脑皮层的对应功能进行刺激治疗。其中,对患者额下回三角部区定位按照国际脑电图10-20标准定位法,对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区定位以T3-Fz和F7-Cz之间的交叉点为准,对右侧额下回三角部区定位以T4-Fz和F8-Cz之间的交叉点为准,定位完成后,首先将阳极置于患者大脑皮层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区,同时将阴极放在患者右侧肩部,电极面积设置为4.5×5.cm,以1.2mA的强度对各部位进行刺激治疗20min,完成后再将阴极放在患者大脑皮层右侧额下回三角部区、阳极放在患者左侧肩部,以4.5×5.8cm的电极面积,采用1.2mA电流强度对患者继续进行刺激治疗20min。治疗方式为每天一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30次后结束。其中,对照组患者经颅直流电假刺激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点此记忆进行正常显示但不向患者进行刺激信号输出。

常规言语康复治疗:治疗前先采用汉语失语症语言认知康复评价与治疗系统对患者各项言语功能障碍以及残存语言交流能力进行评价,以根据系统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进行不同的言语康复训练。其中,对听理解能力较好患者,可以通过听、视、触觉刺激促通配合计算机题系统常见动物图片、日常物品等进行命名和复述、强制诱导性语言训练;對听理解能力较差患者则可以通过对患者理解语言能力的训练,在其听理解能力恢复基础上,对其开展说话能力训练,训练过程中注意将视、听、说相互结合,采用一对一训练方式,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每天进行训练一次,每周共训练6次,治疗30次后结束。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以及命名、听理解、失语商(AQ)评分分别为(17.9±2.3)分、(8.9±1.4)分、(8.3±1.2)分、(9.4±1.5)分、(89.2±7.8)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为两组患者各项言语功能评分结果对比。

3讨论

临床中,失语症作为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约1/3以上脑卒中患者可能发生各种语言或者是言语功能障碍,其中以左大脑半球卒中患者最为常见,对患者生存质量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发生是因脑卒中病变导致大脑结构中的语言中枢及有关区域受到损伤,导致患者对理解与形成语言符号的能力受损,发生各种语言障碍综合征。

上文中,对我院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发言语、复述以及命名、听理解、失语商(AQ)评分分别为(17.9±2.3)分、(8.9±1.4)分、(8.3±1.2)分、(9.4±1.5)分、(89.2±7.8)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效果显著。这是由于左右侧大脑半球本身具有不对称功能特征,其中,90%以上人群的语言优势半球为左侧大脑半球,因此,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患者受累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区使用阳极刺激,以提高患者左侧皮质语言区兴奋性,同时通过阴极刺激患者右侧额下回三角区以进行过度激活一致,实现大脑平衡模式重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2]。

总之,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强,李宏玉,朱路文,等.针康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07):35-37.

[2]胡雪艳,张通,刘丽旭,等.不同强度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1):1294-1297.

猜你喜欢

脑卒中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