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研究

2019-10-21俞海富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俞海富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到2017年11月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8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嘧啶联合甲硝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7例患者总有效16例,对照组18例患者总有效1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哦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为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目前对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在治疗后通畅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并没有特效药物,只能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1】。为此我国中医理论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为了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到2017年11月间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根据选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8例,观察组17例。患者入选标准:患者临床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标准[2],经肠镜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确诊,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排除不能按照医嘱配合治疗患者。对照组18例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9.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8.1年,观察组17例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38.4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7.9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柳氮磺胺嘧啶采用口服联合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柳氮磺胺嘧啶0.75g每天口服3次,甲硝唑注射液100ml保留灌肠,在晚上睡觉前叮嘱患者将大便排空,向患者讲述灌肠操作重点,指导患者侧卧位配合常规肛门消毒,用注洗器抽取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待灌肠完毕让患者尽量保证药液1小时以上,每天治疗1次,治疗14天。

观察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方为:半夏18g、黄芩15g、党参18g、黄连9g、干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对于胃胀或食欲不振患者加鸡内金、陈皮、焦三仙,对于腹泻者可加茯苓、山药,以上中药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治疗14天。

1.3临床观察

参考《中医外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显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肠镜检查肠黏膜伴有轻度炎症;无效标准:治療后未达到好转、显效标准患者。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则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17例患者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中18例患者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为消化内科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发病率极高,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上不明确,临床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患者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精神因素、感染等有关系。在临床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只能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可选择抗生素、柳氮磺胺嘧啶进行治疗,对患者不能根治,在受到外界刺激后患者还会复发,并且长时间大剂量服用以上药物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利于患者健康。为此我国中医理论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4】。研究显示,观察组17例患者总有效16例,对照组18例患者总有效1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P<0.05)。说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患者与西药治疗患者比较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并且有效减少患者临床复发率,相关临床指标与中药治疗患者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痢疾”的范畴,致病原因与湿邪粘滞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虚实兼见、寒热错杂有关【5】。半夏泻心汤选择黄芩、半夏、黄连、党参、干姜、大枣、甘草等中药,同时根据患者辩证及病情加减味治疗。方中半夏具有散结消痞的作用,黄芩、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干姜能够温阳散寒,方中党参、甘草、大枣具有益气补虚的功效,以上主要合用共同起到清热燥湿、祛邪益气、调和肠胃的作用。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哦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芳芳,祝丽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3(下):355-356.

[2]毕立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蛇志,201,27(3):265-266.

[3]邹水平,连建共,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J],当代医学,2013,19(14):155-156.

[4]袁成业,半夏写新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83-1584.

[5]王光铭,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22(6):195-196.

猜你喜欢

半夏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