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19-10-21王贝贝卢芳芳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创新

王贝贝 卢芳芳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各电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纷纷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内抓管理,外抓市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事实上电力工程项目的关键在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和效益。基于此,以下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较其他工程项目有许多不同之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工程投入大,工程进展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迅速,管理模式的创新在项目进程中的良好表现得到了电力工作人员的认可和高度重视。

1常见的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1業务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管理自己的行业业务,建立一定的管理模式,严格检查整个项目的监理质量,随时执行组织和解散的监理方针,与项目的实施相结合,有利于保证项目管理的及时性,增强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1.2DB模式

DB(Design-building)模式是指设计建设模式,通常由施工方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全程承包的一种模式[3]。当项目可行性研讨获批后,项目管理方就会挑选适合本项目的承包方进行负责,承包方必须对整个项目负责,同时要承担全部的项目风险。项目管理方选定项目的设计单位后,采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相应资质、业绩和能力的承包方。同时自己也可参与其中部分项目的施工工作。该模式能够明确项目参加单位的分工,责权利具体,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可以灵活选择咨询人员、设计控制和选择监理人员。当然该模式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在管理流程方面是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管理,对工期控制不利,成本控制容易失控,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协调量大。设计变更及索赔较多。

1.3监理管理模式

业主委托第三方监督,将电力工程项目的监管内容传达给具有专门知识的管理团队,雇用专业工程师进行监督员,形成管理的规模和科学性,让工程师根据现有经验处理施工问题,确保实施监管的可行性,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及时完成施工期。

2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

传统营销管理模式下供电所对于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低下,难以达到高技术水平的要求,使供电所供电过程中的可靠性严重降低。当前,信息技术高度普及,各行各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须要求,供电所作为电力资源供应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在现阶段的供电所信息技术应用中,应用水平难以达到高要求的标准,造成了供电可靠性降低的后果,导致终端消费群体对于供电所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大大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感。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营销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营销管理中消费者需求信息反馈的唯一途径,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是保证营销管理科学化发展的必然前提。

2.2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就其本身特性而言,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具体性的工程,所用在施工过程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不对其进行及时的解决,就可以造成安全事故,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经济损失。所以在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中都要重视对安全管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有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从而留下安全隐患或者造成事故。电力工程项目需要使用的设备机械是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为了节约成本让一些不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操作中来,从而加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2.3供电所的营销管理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模式发展还较为落后

营销管理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作为工作主体进行营销管理工作的进行,然而目前对于信息技术的不完全应用难以对消费群体的需求做详尽调查与分析,因为很难做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营销管理流程的必然过程,造成供电所营销管理工作的困难开展现象,因此对于消费市场的开发难以起到明显效果,造成供电所的服务能力难以提升的后果。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方案

3.1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虽然精细化管理最初的概念并没有考虑安全问题,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施工安全问题也是工程项目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电流,是一种看不见但存在很大危险性的物质,在进行电力项目施工前务必确定施工环境安全。输电线路中还存在重物倒塌、高空坠落、坠物砸伤的危险,且施工多在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行车安全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在工程项目中发生人员安全问题,将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其次,工程项目或将面临整改或被叫停的可能。因此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灌输安全防护知识,明确安全管理员的责任,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正确的施工步骤,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3.2完善管理监理制度

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的执行要依赖于有效的监管。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之上要形成基于高位协调的统一监管体系。在高位协调下不同部门之间能够依据自身的管理职责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不同部门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信息互动机制与平台,在信息层面上互通有无;不同的部门之间可以按照具体的项目形成专一的管理团队,将具体的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与责任人之上;不同部门之间在同一的监管下能够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与运行制度,并在监管模式下发挥良好效应。另外,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一个奖励惩罚制度,这对工程实施员工是一个警示作用、促进作用。

3.3人员的管理

人力成本的开支在施工管理中占比也较大,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决定着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而且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极大影响着施工成本的控制效果。因此在法律的允许条件下,应尽最大程度保证每一个人员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于拿钱不做事的消极分子应果断淘汰。但也不能将人性化管理弃之不理,例如,不能因在职员工年事较高或患有重大疾病而进行恶意裁员。

3.4加强管理监理人员的入职筛选和培训工作

为了迅速提高管理监理人员的素质水准和技术指标,需要在他们入职以后马上组织起来进行管理监理培训,同时在岗位上工作后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用认真负责、科学严肃的态度对待电力工程管理监理工作。在做这项工作时,工作人员的技术文化水平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建议培训课程着重放在两点上:一是促进培训员工努力学习关于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并熟记规定中的标准。二是加强生产安全意识和施工技术的专研,并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为了提高管理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安排考核机制、技术比武、比赛等方式来调动他们的热情,例如:在考核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职责所在,若产生问题后果的严重性,鼓励新进员工多向优秀的、成熟员工学习和请教。只有加强电力工程管理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调整他们的工作状态,才能避免因为粗心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和安全事故。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在尚存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并给出具体的应用措施,从而为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及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8):116.

[2]郭正保.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73.

[3]毕延力,智贤达.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0):23-24.

[4]汤铭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8):237.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创新
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浅议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电力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