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研究

2019-10-21吴方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吴方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和2018年所登记的门诊调剂差错事件,2017年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之前,2018年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之后,对比分析药品调剂差错率降低情况。结果: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之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门诊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

医院药剂科的主要任务就是调剂药品,以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由于门诊药房所含药品种类比较多,在取药高峰期会显著增加调剂处方数量,因此药物调剂人员工作压力大,增加调剂差错率。由于当前药品包装相似,名称相似的药品比较多,因此导致调剂人员时常出现药物调配差错问题,使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愈发严重[1]。所以,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必须注重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减少药品调剂差错。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到质量管理循环体系中,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的效果,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和2018年所登记的门诊调剂差错事件,2017年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之前,该时间段内门诊调剂差错原因主要相似药品,差错数为71例。2018年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之后,通过各项管理整改措施有效降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统计分析实施管理前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

1.2方法

(1)整理相似药品目录,实行标准化药品标签。本院参考美国用药协会所干部的相似药品目录,联合药品存储情况以及药品调剂差错数据,对相似药品目录进行整理[2]。更新药品标签,使用红色背景标识相似药品标签,和其他药物区别。对于相似药品来说,还应当在标识牌上标注“相似”提醒语。

(2)通过知识竞赛方式加强药师教育与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将更新之后的相似药品目录张贴在公告栏,并且组织门诊药师集中学习,并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相似药品调剂比赛活动,全面提升药师积极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将近期出现调剂差错的相似药品张贴在公告栏,并组织药师进行学习,杜绝调剂差错问题再次出现[3]。其次,在岗前培训当中应当纳入相似药品内容,确保科室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相似药品相关知识,避免再次出现同样问题。

(3)优化配置药物货架。将现有药品货架进行重新调整,在公告栏及时公示调整信息,并且组织药师进行学习。制定详细的调剂操作标准,使处方调剂能够按照双人复核以及四查十对方式进行审核。在调剂台管理过程中不能将其他药物摆放于周边,并且及时归档药物,保证调剂台清洁干净,防止由于药物堆放所导致的调剂差错事件。

(4)详细规定药品包装规范,降低药品分装错误。由于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疾病,因此药物剂量需求不同。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常常会出现较多零散药物,使其在调配期间出现差错。为了防止发生该类问题,门诊药房和药剂科应当密切合作,并且由医务处规定药物最小包装量,并且使用包药剂分包拆零药物。通过此项措施不仅能够降低相似药品包装差错,还能够确保药物清洁度。

(5)推廣使用智能发药柜和自动摆药机。门诊药房应当引进智能发药柜和自动摆药机降低人为操作误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药物调剂差错率。其次,在使用智能发药柜和自动摆药机之后能够使医师专注于处方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从源头上保证调剂质量[4]。

(6)减少门诊药房相似药品数量。药品采购人员在采购药物时应当注重药品外包装,当前部分药物具有不同规格,因此必须注重新药考核,以此减少门诊药房相似药品数量,进一步降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

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之后应当确保门诊相似药物调剂差错率小于0.1‰。

1.3数据处理方法

对我院2018年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例数进行统计,并且对调剂差错率进行计算,对比分析2017年最大降幅度和达标率。

2 结果

在实施整改之前,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在0.23‰;在实施整改之后,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明显降低,且达到门诊相似药物调剂差错率小于0.1‰标准,详情见表1:2018年门诊相似药物调剂差错率为0.01‰,降幅为0.12‰,目标达标率为0.01‰。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所致患者危险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不仅会对患者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按照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大约有27%左右的药品差错都是由相似药品调剂差错所长,35%药品差错都是由标签或者包装相似所致。由于药品通用名读音比较接近,相同药物不同规格和剂型也会导致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发生。按照我国医院调剂差错分析结果可见,导致药物调剂差错的重要原因在于读音和外包装相似,还有部分学者认为50%左右的调剂差错都是因相似药品所致。所以,医院必须加强防范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并且从根本上提升药品调剂工作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

PDCA循环管理法是由美国学者所提出,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益,及时发现管理期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可以推广应用在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当前,我国多数国家都开始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以此提升门诊药房管理质量,按照实际应用结果能够看出,PDCA循环管理法属于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此次研究主要是对我院门诊药房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关注相似药品调剂差错事件产生原因以及发展现状,采用计划管理方案,整理相似药品目录,实行标准化药品标签;通过知识竞赛方式加强药师教育与培训;优化配置药物货架;详细规定药品包装规范,降低药品分装错误;推广使用智能发药柜和自动摆药机;减少门诊药房相似药品数量,通过以上有效措施全面降低门诊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并且达到目标值。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科室制度进行规范,实现药品智能化管理。在药品管理期间能够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从根本上提升了药剂师的工作积极性。

当前,我国关于相似药品调剂方面的标准规定比较少,并且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药品类型,也相应增加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正是因为相似药品数量增多,要求药剂管理人员能够采用有效措施降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以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门诊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贞.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对我院门诊西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率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8,30(06):278-279.

[2]陈伟薇,丁光跃,董一曼,等.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剂内差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11):1491-1494.

[3]冉婧,彭立.PDCA循环法在降低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7,29(07):283-285.

[4]何晓静,许婷婷,何丽媛,等.PDCA管理模式降低急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差错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08):67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