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9-10-21何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教学

何梅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导致了我国乡村与城鎮间的小学教学存在着差距,乡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依赖于仅有的教材,不但无法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严重缺乏实践练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当对乡村的教学与教学方法进行发展与完善,来提升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效率,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

对于课堂是否高效,就需要从学生出发去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所学到的课堂知识转化为理想的发展入手。但是在绝大多数的乡村地区中,与城镇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使两者间的教材一致,在课程安排与课程时间上也没有差别,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两者的差异性?通过怎样的办法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知识[1]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步入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大概是处于七岁年龄的时候,对于教师的学习要求不会做到全部服从,并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其的脆弱,感觉随时都能够受到伤害。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只要激发起了他们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也会从而提升。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使得打造高效课堂。

二、乡村小学课堂的现状

随着高效课堂的推进与发展,各学校都在争先恐后的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转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尤其是在乡村的小学教学当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只是流于形式的完成了“高效”两个字眼,却忽略了学生才是高效课堂建立的中心与重点,这也就使得高效课堂建立的根本目的发生了变化[2]

(一)教师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流于表面

高效课堂的建立有其独特的模式特点,例如引导与合作,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授课的时候,对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置,虽然教师在按照自己所设计的环节在一步步行进,但是这种教师自己的节奏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忽视了生成性的内容,还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没有很好的融入课堂中来,不仅没有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也使得学生的上课时间没有好好地利用起来。

(二)课堂教学没有与学生的兴趣培养相融合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但是多数教师的做法,并没有很好地权衡两者的关系,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过于重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盛行的环境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反而忽视了课本,这也就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得到很好地完成度。而与之相对的,教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反而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上,使得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没有达到良好的学习氛围[3]。教师对于课堂记录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使学生压抑了自身活泼的天性,使学生形成了被动机械性质的学习方式,学生处于这种的教学模式下,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上面所述的两种教学方式的极端,都使得高效课堂无法正确的建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与方法,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目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高效课堂得以建立,对于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把握。

(三)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没有达到平衡标准

社会关注的问题当中,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教师如果不能够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就会让高效课堂无法正常开展。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张与学生打成一片,是自己能够完美的融入的学生当中去,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这角色从心理上发生变化,不再将教师说的话放在心上,课堂纪律也无法很好的维持,因为学生已然将教师这一角色转变成了朋友关系,使教师失去了其本该有的威严[4]。还有一部分教师根本不会引导学生激发起学习兴趣,而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了首要的位置上面,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无法活跃起来,学生只是在机械的背诵知识点,教师与学生间产生了距离感,这也就使得课堂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没有得到提升,所以需要教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分寸与尺度,建立起完备的高效课堂。

(四)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做不到位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语言积累十分重要,所以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要拓宽语文的知识面,使学生可以通过的课本知识的延伸,对课本之外的知识进行积累[5]。但是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授课的时候,没有对乡村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乡村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随意的拓展,不仅导致学生很难进行理解与记忆,更使得学习目标无法完成。

三、乡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无法有效展开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教师的思想被传统的教学思想所把控,使得教师对于新的教育理念不能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使得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仍处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区分定性。

其次我国土地辽阔,在许多偏远山区中,没有专业性质极高的教师进行教学授课,师资力量极其的薄弱。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都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师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课本基础知识授课,对其课本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视而不见,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知识的累积,对学生而言是有害无利的。

最后教师如果不能拥有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无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体现不出其应有的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只是单纯上班混日子,觉得自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每天按时上下班,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仅此而已,除了这些,教师对其他都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动力去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的学习内容不够紧凑,知识点十分零散,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再加上所处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将语文的学习时间也分给了其他学科。而且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机械的汲取知识,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没有任何的诀窍与好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得不到良好的提升,反而导致了降低,这也就导致学习语文失去了效果。

其次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没有掌好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使无法对知识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记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去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四、提升乡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

不论是过去,还是处于现阶段,学生在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内,所处的角色都是作为一个聆听着,哪怕是教师在课堂上设立了讨论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永远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讨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主动改变这种现状,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成交流的课堂,这种交流不仅限与师生间,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聆听者,去听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感悟与理解,不管学生发表的看法是对还是错,都要学生能够说出来。在这之后,教师对学生所发表的言论作出评价与指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学生有了学习语文课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这篇文章内容的时候,通过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文章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时候的中国贫穷羸弱,长期处于被外国列强欺辱的时期。使学生对徐悲鸿当时在国外生活有了直观的感受,使得学生对徐悲鸿所处的环境下,被外国人瞧不起的感受产生共鸣,再让学生通过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加深对此篇课文的理解,并在小组讨论中,去对徐悲鸿当时的心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去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讨论中总结发现,加深交流合作,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二)重视课本内容的解读

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课程内容的解读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在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的时候,最好要以三种身份进行深入解读:首先是以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身份出发,其次是通过教师的身份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最后是以学生的身份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这三种身份不仅能够使教师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更使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章内容授课的时候,对学生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与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三)采用实践教学方法

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结合文章内容,制定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实验,使得将文章内容进行实际的测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得学生对课本内容所描述的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文章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苹果与小刀,然后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下,对课本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让学生在小组形式下学习

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党总,要对学生的学习特性与学习状况有一个归纳总结,然后通过对学生基本状况的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得小组间处于平衡的模式下,使得学生在课上的讨论环节当中,在小组中说出各自的观点,然后对小组所有热的观点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且很好地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能力,促进了学生间的感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新式的教学方式,如果在乡村教学的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仅是给乡村小学教育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更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得学生的目光不仅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更能使学生对文字背后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建立不仅与教师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学生这一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高效课堂建立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学习知识,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出的考虑。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将时间更多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主动的学习,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以此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魏君丽.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課堂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17(31):93-93.

[2]刘作民.活用教学方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都市家教月刊,2017(6):74-75.

[3]张兴芳.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的一些思考[J].考试周刊,2018(89).

[4]云草尕.浅谈如何在农村小班额视域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8(4):30-30.

[5]马有平,张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2):44-45.

[6]戴进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五步走”的策略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7(10):68-69.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中小学教师课题式研修贵州省专项课题“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引领县域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信息技术走进乡村小学数学课堂
教育教学
浅谈“想象模拟”在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