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研究

2019-10-21罗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罗隐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同时对学生、老师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初中阶段很多学科的课堂开始广泛的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当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比较常见。但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小组内意见不同导致分歧或者因为问题太难有时难以解决,导致小组合作的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对小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数学课堂  小组合作  有效指导

小组合作是由老师分组,学生小组内部进行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法已经应用于课堂,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在这一过程中通常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老师。其实老师在小组合作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小组合作才会高效。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初中数学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仅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讨论,自身的知识体系不足以支撑问题的解决;同时,如果老师不参与指导这样的学习没有效果,只存在形式的创新。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需要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对此,为了使教师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地进行分组合作

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将水平相近、自己心里比较认可的同学分配在一起,但这种分组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小组合作的效果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初中数学中有部分知识相对而言较为抽象,不可能被所有同学理解,这时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将所有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每个小组包含每个层次的学生,同时小组也需要具有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同学,这样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带领层次较差的学生共同学习,具有执行力的同学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从而促进整个小组、整个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1]。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本中有《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课,在进行本节课学习时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具有执行能力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收集数据,水平较好的同学整理数据,并利用计算画统计图,小组在这样的合作中才会更好地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由此可以明白教师的科学分组也是一种有效的指导,也会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指导

在进行小组合作时老师已经将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确定,并设计了不同的环节让学生进行分步骤的学习和理解[2]。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可以进行阶段划分,将主要讲授的内容分成不同阶段,由学生按照步骤一步步解决,最后学会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时教师了解哪一部分的内容比较难,需要自己参与进来指导。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的数学教材需要学习《圆》这一课,其中包含点和圆的关系、弧长和扇面面积等几个小章节,这时需要教师将本课内容分为几个阶段帮助学生学习点、面、线等知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学会,但在学习弧长、扇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因为缺少实物,学生需要抽象的想象,同时对本节“母线”等概念并不清晰,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1]。因此,老师在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需要先进行指导,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小组学习时就会更快地掌握。

三、提供合适的合作方法指导

老师在安排小组学习时可以科学分组,即时给予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老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需要给予学生指导,即如何在小组中合作,如何更好地表达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合作都需要教师提前对所有学生进行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提前帮所有学生建立合作的意识,了解合作的目的、步骤,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例如,在学习《数据的分析》这节课时可以在学习之初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游戏,让小组成员随机说出具有相关性的几组数据,其他成员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作图,观察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以及波动程度。通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也拉近了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通过老师对小组合作方法的有效指导一方面促进学生的交流,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加快了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加快速的理解知识。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小组合作是现今发展较快、较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有诸多不适应。实施这一方法之初学生由于不习惯合作、不会合作导致效果低下,也会由于缺少老师的讲解而不知所措,而有的学生因为不会表達缺少学习的主动性[2]。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面临很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老师需要全面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断向所有学生传达这一方式,为学生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学习做好准备,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的开展合作,从而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离不开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主学习;可以学会处理成员之间的关系,学会合作;也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不断吸收他人的想法,纠正自己的错误。但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合作策略、适时的指导,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推动学生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卢玉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14):50-51.

[2]叶树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探究[J].新时代教育,2019(5):115.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作文评改“五步曲”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