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困生学语文的兴趣

2019-10-21崔泽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分层学困生习惯

崔泽艳

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几乎都存在着一小部分语文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或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受到家庭或者自身的某些影响而缺乏信心,或是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而造成诸多的知识漏洞,久而久之,便逐渐成为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被老师们认为“朽木不可雕”,所以很多老师对他们失去培育、浇灌、修枝、剪蔓的耐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的学生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我把这部分学生划分为语文学困生。为了减少这部分学生的人数,提高班级整体语文成绩,提高学困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就很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学困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困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激发学困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真正让学困生把语文学好,提高学困生成绩,才能完成教师的使命。

对学困生问题认识更加清晰,班级的学困生人数比例有所下降,学困生转化效果就会明显。

一、学困生现状及成因的分析

随着年级的提高,知识的加深,学困生也日益增多,学困问题凸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缺乏学习目标,学习不能持之以恒。自控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作业好拖拉,平时贪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困生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自信,心理上敏感、脆弱。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前不预习,课堂不知道做笔记或标注,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不爱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造成语文学习困难。还有环境因素。社会的因素。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游戏、网络的盛行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便捷的同时,也强烈地吸引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使其沉迷其中,造成厌学、弃学等。家庭因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大部分是爷爷奶奶进行隔代教育,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加之爷爷奶奶只知溺爱,不知管教。有的虽父母都在家,但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粗暴简单,致使这些孩子产生学习困难。

二、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的具体方法

(一)聚焦课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分层备课,学困生转化才能有的放矢。教师针对本班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备课,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我们进行集体备课,通过典型课例,研究分层教学的方法,把教师典型的分层教学设计汇编成册(2)课中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3)课后,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加强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作业设计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个性化的内容,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为学困生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学习练习机会,在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自由选择性作业中,使学困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断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作业评价要人性化。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多种形式的表扬激励,使他们感觉到只要积极投入,自己也会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在班级开辟专栏展示学困生的优秀作业,每学期学校都对各班学习进步的学困生颁发了“学困生学习进步奖”以资鼓励。至今为止九年部有11名学困生都获得过此项奖励,大大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动力。班级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活动,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教师利用课外时间,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帮助学困生分析原因,找出方法,爭取进步。抓住教育契机。

2.培养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好习惯伴我一生”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学困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强化养成教育,促使学困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困生的家长大多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状况和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引导,与学校失去沟通和联系,孩子的教育往往在学校进行得很顺畅,回到家里又回到了“起点”。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向家长传递最新的家教理念。通过家长会,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请一些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介绍他们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真正起到家教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访谈家长及学生,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学困生转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各班级的学困生在老师的关爱中,在学困生自身的努力下,学习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学困生的教育需要爱心、耐心、细心,对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较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转化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才能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得到实效。

猜你喜欢

分层学困生习惯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好习惯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