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21钟丽杰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优质护理

钟丽杰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为心肌梗塞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6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46例,对比两组病人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急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45.7%),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可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优质护理;卧床时间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急心肌梗塞现今临床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致残率、病死率、发病率均高于其他普通心血管疾病。由于本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情康复缓慢,需要专业医务人员详细且专业化的护理。目前各大医院都在对优质服务进行研究和推广,旨在提高患者康复率以及改善临床症状,优质护理是近年推出的人性化护理方式,专业护理人员让医院医生及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其工作职责主要围绕患者展开,不仅强化了基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也能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相关科室护士长、护理部主任需要定期派人或亲自检查护理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疾病,需全面优化日常护理工作质量,优质服务。笔者对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及院领导批准后开始实施,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病人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所有病人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患病原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排除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且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将所有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女分别31例、15例,平均年龄(61.2±2.8)岁;观察组男、女分别28例、18例,平均年龄(62.1±2.6)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一般性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临床监测与病情观察;优质护理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身心受到较大的冲击,此时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应当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工作中。针对性的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询问患者的身心需求。对于疾病存在误区的患者应同时做好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治疗信心。

1.2.2 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清洁,将温度与湿度调节在合适的范围内,注意通风。保证床单、被套的清洁,做好消毒工作。尽量简化设施和仪器,避免由于仪器噪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1.2.3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持续性的开展心电监护,了解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及酸碱失衡现象,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在床边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药品及器械,一旦出现异常立刻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干预。

1.2.4 用药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都需要进行吸氧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氧气流量,对于口鼻干燥的患者应鼓励多饮水。静脉给药期间注意做好注射点的观察,检查是否出现渗漏。详细了解患者所用的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主动告知患者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让其做好心理准备。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用药进行调整,溶栓治疗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检查皮肤粘膜是否存在出血征象。定期进行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查,询问患者的症状是否缓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的急救时间、急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急救技能等,“百分制”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时间、急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急救时间、急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2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7%(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分别6例、3例、1例、0例),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5.7%(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分别11例、5例、3例、2例);前者发生率低于后者(=5.89,P=0.015)。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8.3±1.2)分高于对照组(87.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98,P=0.000)。

3 討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部分心肌急性坏死,诱发因素为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会在急性循环障碍的作用下严重损伤,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过程中,在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下,患者会有阵发性剧烈胸痛表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患者死亡,即便抢救存活出院,患者依然具有较差的预后,和其他疾病相比,患者具有明显较低的1年生存率[7]。恢复期(常规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的预后,这时对患者进行科学护理的优质护理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切实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病后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8]。

优质护理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心肌梗塞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饮食、生活、用药、心理、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9-10]。及时心理疏导,学会控制自我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治疗和护理,严格遵医嘱服药,早期遵医嘱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使患者主动参与急性心肌梗塞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11-12]。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豫,王芳,单丽萍.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9):160-161.

[2] 周秋红.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04):307-308.

[3] 魏琼.全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05):1186-1188.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塞优质护理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