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1张莉莉任红红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张莉莉 任红红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且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梗;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细胞持续性处于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患者的常见症状,见于75%-95%的患者,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严重者还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等[1]。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的治疗方案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循证护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临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从医学知识出发,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對象 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7.21±4.33)岁;室性心律失常35例,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5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5.21±5.7)岁;室性心律失常34例,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执行心内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减少诱发因素: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减少探视时间,避免患者情绪波动,保证患者睡眠充足,睡眠质量良好;吸烟可增加患者梗死和死亡的危险性,实施戒烟计划劝导患者戒烟;调节饮食,建议患者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多饮水,防止便秘。(2)病情监测和用药指导: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其中24小时内最常见,因此在该时间段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率及心律的变化[2]。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出现心悸、头晕、气喘等症状时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3)心理护理: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告知患者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对待病情。争取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有力的家庭支持,减少患者的内疚和自责感。当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要积极进行疏导。(4)健康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指导,消除患者因不了解病情产生的紧张恐惧情绪,形成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进行康复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根据病情调节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时间,适量运动[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计划中,将科研理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意愿相结合,以科学为依据进行的临床护理决策,使护理工作更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循证护理不再是单纯以护理操作为主的被动模式,而是以医学知识为基础进行的临床护理,护理工作有证可循,护理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4]。

本研究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与医生沟通探讨。尊重患者的想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患者愿意配合和接受护理方案。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说明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照护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鲁登桃.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35):163-164.

[2]王倩,游桂英.循证护理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95-496.

[3]孙茂莲.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97-198.

[4]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52.

猜你喜欢

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疗效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