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聚点授法”在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2019-10-21梁海珊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梁海珊

摘  要:本文探索如何把“聚点授法”运用在初中古诗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关键词:聚点  授法  课堂教学  古诗文阅读

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课一得的积累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开展阅读教学“聚点授法”的研究,是以“一课一得”策略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首先,希望通过它促使语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其次,通过“聚点授法”帮助课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集中知识点,使学生每课都能得到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就如何在初中古诗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运用“聚点授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希望得到同仁指正。

一、选择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弹起“聚点授法”的序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依据的原则,选取的内容要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做切合实际的取舍。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深入的解读,并且在此基础上有个性化的解读。因此教师的研学很重要,我们在备课时要整合教学资源,基于学情、课程目标等方面的考虑,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价值进行恰当的选择,是奏响“聚点授法”序曲的重要一步。例如,学习《方仲永》一课,要在反复阅读,接触课文的字词句篇的基础上,还原作者的构思、写作过程:其实王安石想以仲永的前“奇”后“庸”作对比,突出“不使学”的严重后果。这篇文言文,除了弄懂字词句,翻译外,更要明白作者“劝学”的良苦用心。明白了文章的主旨,学生对“少年仲永无师自通”的困惑也就解开了,原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劝学,为了突出旨意,天才尚需勤奋,何况凡夫俗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读进教材,思路融合,再读出来,比较归纳,将会达到很好的融会贯通,和谐悦耳的效果。同样是劝学,《孙权劝学》与《方仲永》有什么异同,这样一比较,学生的兴趣自然上来了。七嘴八舌发表自己的观点:吕蒙成年后学习,最终学有所成;仲永天资聪明,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一正一反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做到深刻细致,难以忘记,教学时也就游刃有余了,也自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探索“聚点授法”的模式

语文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在精神上富有起来。数理化是教学生做事的智慧,语文是教学生做人的智慧,做事的智慧指向物质财富,做人的智慧指向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最核心部分就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既可以达成情感价值目标,还可以达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聚点授法”阅读教学中,我尝试围绕人文精神的培养制定适切学生的教学目标,把“立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用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索“聚点授法”的新模式。

下面以宋词《江城子》为例。质量评价标准对宋词的阅读与赏析要求是“理解宋词中所蕴含的词人的思乡感情,理解宋词中运用的典故的本义及其在词中所表达的含义”。这些古典诗词是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富有人文精神的文本,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写作技巧、审美、艺术特色上,更在于其精神的启蒙功能上。因此我为《江城子》一课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在了解作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对“看孙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的理解把握词的内容,体会词人表达自己要报效祖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目标确定了,用什么方法达成目标呢?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朗诵形式调动学生的琴弦。因为朱自清先生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获得的一半在声音里。”三分文章七分读。从这一角度来看,诵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

古诗年代久远,学生完全读懂有一定的难度,运用“聚点授法”教学的模式,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帮助课堂化繁荣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得到收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师生互动、团队合作,奏响“聚点授法”的乐章

“教学不是传授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教师不能陶醉于自我欣赏式的“传经布道”中,也不能沉迷于声情并茂、滔滔不绝的“演讲”里,更不能迷失在风度十足、魅力尽显,却忘了主角是学生的表演里。“教育的高效率不只在教师的教授方面,还在于能否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获得无强制的、无浪费的高效率的恰当的教育。”

如在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诗歌的主题是表现了驰骋沙场、杀敌立功的激扬情怀,学生只会懒洋洋地应和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何谈披情入文?于是我采取师生互动、团队合作的方法和学生共同奏响“聚点授法”的新乐章。我了解我们的学生都喜欢唱流行歌,于是我先跟学生说,其实我们的流行音乐当中不乏古典诗歌的影子,流行歌曲当中往往蕴含着古风遗韵。然后我给他们播放了张清芳的《出塞曲》,音乐抑扬奔放,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悠揚婉转,歌曲把边疆战士那种坚定执着演绎得淋漓尽致。歌曲放完,学生先是沉默思考,继而热血沸腾般地自动讨论起来,我感觉到学生是理解到位了。

结语

以上是本人在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对“聚点授法”教学模式的尝试,希望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一课一得”的课堂学习中成长,让学生走上乐读语文的大道,让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和忠.谨防语文课堂游走于“有效”与“无效”之间[J].语文教学通讯,2011.2

[2]阮长海.推动初中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2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