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9-10-21吴珊珊王晔王海李百慧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吴珊珊 王晔 王海 李百慧

摘要:隨着医学的发展,人工关节手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我科逐渐开展。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护理。方法 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 5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6个月,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50-70岁,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头坏死27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讲解治疗概况,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告知术前术后的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本组患者老年人较多,体质较弱,各器官功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绝大多数患者信心不足,既担心手术成败又担心术后手术部位恢复情况,因此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想法,帮助患者解决心理想法及问题。

2.1.2一般护理 ①做好皮牵引的护理,皮牵引时胶布绷带右无松脱,牵引锤保持悬空,滑车灵活,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不应有其他外力作用,避免盖被压住牵引绳,保持对抗牵引力,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②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和水果,多饮水。

2.1.3术前一天护理:做好皮肤护理,严格按照骨科手术要求进行备皮,通知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为麻醉和手术做好准备,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前一日晚,遵医嘱予安定10mg口服。

2.1.4用物准备:防旋鞋、T型海绵枕、一次性护理垫。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观察病情:术后返回病房遵医嘱予以氧气3L/min、心电监护应用,生命体征1h/次,血压平稳后,遵医嘱停测血压。遵医嘱用药:消炎、消肿、护胃补液治疗。密切观察伤口切口有无出血,肿胀,若敷料渗出物较多应及时汇报医生,予以更换。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循环、足趾色泽、温度、活动,询问患者的感觉,有无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2体位护理:予以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切口予沙袋加压包扎或者腹带加压,患肢穿防旋鞋,或两腿之间放置T型海绵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屈曲、内收、内旋,亦可在患肢膝下垫一软枕。

2.2.3引流管的护理:术毕回室,妥善放置、固定引流管,并做好标识管理,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引流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保持负压,利于切口渗液的吸出,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管道的折叠、扭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好记录,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

2.2.4加强营养: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6小时以后进流质,术后第一天可给予普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3预防术后并发症

2.3.1深静脉血栓、压疮 ①抬高患肢,促进静脉淋巴回流。②向心性按摩,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指导陪护人员修剪指甲,避免佩戴首饰,以免抓伤或刮伤。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泵运动,主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③遵医嘱术后8小时后予脐周5cm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2.3.2感染:术后定时巡视病房,检测体温,按时按需换药,保持引流管及尿管通畅,预防切口和泌尿系感染。

2.3.3关节脱位:患肢抬高,穿防旋鞋,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防止外翻造成关节脱位,翻身时为左右45°侧翻,禁止将病人侧身至90°,如果必要侧卧,两腿之间加海绵垫,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切忌生拉硬拽,禁止内收内旋位。

2.4功能锻炼

2.4.1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逐渐做股四头肌主动、被动等长、等张收缩锻炼,踝泵运动,鼓励其行跖趾关节伸屈和双侧踝关节屈伸旋转练习,要求患者尽量将膝关节伸直。

2.4.2术后1~2天:患者取平卧位,加强训练强度,指导患者有规律地、主动地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时要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或将软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鼓励患者尽量在中立位的状态下将膝关节伸直,抬高小腿,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同时加强健侧肢体锻炼,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深呼吸运动。

2.4.3术后第3~7天: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强股四头肌运动,在股四头肌足够强前提下,在外展中立位下做蹬床锻炼为患者下床负重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一坐床边一床边站立扶助行器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或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从健侧移坐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手扶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和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应避免髋关节屈伸>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

2.4.4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和康复师的帮助下进行行走锻炼,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最后弃拐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

2.4.5术后2周后可拆线,但患肢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锻炼: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走距离。

2.4.6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如二郎腿、坐位穿鞋、坐矮凳及弯腰拾物,以防假体脱位。为保护假体和延长假体的寿命,要求患者禁止跑步、跳跃、爬上和举重等活动,并且控制体重以减轻假体的负担。

3.术后随访 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来医院随访,以后每年一次,随访的目的在于指导患者进一步的康复训练,以达到手术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勤;《浅谈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师杂志;2012 199-200.

[2]张卉英;《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06期.

[3]黄惠琼;《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路海萍 秦海梅 琚香玲.《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全国第八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6年.

[5]霍孝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2012年9月第4次印刷.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