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降低低分率的有效方法浅析

2019-10-21周创兵

大东方 2019年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

周创兵

摘 要:降低初中历史课堂低分率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历史的教学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积极引进新的、受欢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小学老师不断的探索,因材施教,不断的思考和总结,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初中历史的高效性才会有保障。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低分率

降低低分率其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普遍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降低初中历史课堂低分率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积极引进新的、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降低课堂低分率,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课堂讲解的方法建议

1、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历史是由众多人物编织起来的一张网,人物与人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状况,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害死李斯是历史上着名的巨奸赵高;杀死了赵高的是秦王子婴;杀死子婴的是霸王项羽;那么项羽最后的结局将走向何处……这样一个套一个,引人入胜,令学生听得专注。

2、比较分析法

历史人物之间除了有联系的,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也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方法,但很多过于浅显和雷同,学生听起来无感乏味。但是对其做延伸拓展讲述就会有良好效果。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不计较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这样一比较能给学生带来更生动的历史画面。

二、学生提高历史门课分数的长效方法

1、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歷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资料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确定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资料;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世界之最”的资料;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资料。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2、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我们明白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力争尝试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如:分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以及引导学生记忆纲要等。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兴趣较高,甚至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例如:朝鲜、日本学习中国的制度是否存在局限性,日本是怎样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等等。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极可能对上述问题简单地做答。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设计特色课堂,挖掘教材的深度以及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三、课后作业的作用

课后作业是巩固历史知识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历史是属于文科类,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需要不断温故知新才能逐步降低低分率。作业分难度布置,看学生历来的平均分来按难、中、易三等完成,有效提高低分。严查抄作业的行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每天上午上课前交作业。此外,采用特别辅导措施,抽出10人,学习成绩中下水平,只是因为懒惰而不是无悟性的10位同学进行课外辅导,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分数就能降低整体的低分率。还可以让成绩高的学生带动成绩分数较低的学生完成作业。

四、注意造就学生的自主学习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透过设疑,创设一种搞笑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了,就应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忙才能把学生吸引住。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用心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2、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个好故事总能提起人们的兴致,求知欲更强的初中生也会喜欢听故事,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比较容易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还可带给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潜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自信,才能有长久的学习兴趣。

3、教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读史能够明志,学史能够鉴身”,改变学生原有单纯理解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和构成充实变更、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历程中,主要教给学生思索问题的方法,答案由本身归纳得出。注重造就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建立能引导学生自动参与的课堂环境和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学心性,使学生能对学习运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自动地去认识、学习和理解教师影响,从而到达所预期的学习目的,才能真正降低低分率。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降低课堂低分率。

参考文献

[1].陆静.关于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

[2].邵晓霞.新课程改革下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04)

[3].张洪生.突破藩篱 发展自我——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J].安徽教育.2003(13)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丰塘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兴趣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