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法律研究

2019-10-21魏体晓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概念现状

魏体晓

【摘 要】近年的中国股市让股民失望,让监管者焦虑。股指长期低迷、股民大面积亏损、造假上市、高管套现等弊病集中爆发。中国股市又一一次来到改革的重要关口。为提振股市,中国证监会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发布了一系列的新制度、新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在上市公司制度建设中引进“员工持股计划”。2014 年6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发布之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热情不断高涨。了解“员工持股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中国“员工持股计划”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对社会,上市公司,员工个人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历史发展、概念、现状、对策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历史发展

员工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律师兼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Louis Kelso)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逐步发展成为员工退休福利计划的一部分。凯尔索将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还通过资本获得收入。如果工人能分享对资产的所有权,那么资本主义体系将会更加牢固,这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最初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凯尔索于1956年帮助一家连锁报业企业的员工从退休老股东手中购得公司股权,这成为后来流行的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雏形。在美国获得成功之后,员工持股计划相继在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得到快速发展。

当代中国的员工持股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对传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造,本企业职工以购买或其他形式持有本企业股份。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职工持股形式多种多样,改造过程混乱、不规范,缺乏公平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改制资产进行评估,以及缺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企业管理层利用信息优势,在改制企业作价时瞒报、低估,有意压低企业资产价值,部分企业在职工持股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流失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中国证券市场大发展,出现了以上市为目的的职工持股热。1992年之后,在上市的可能和由此带来的巨大获利机会的刺激下,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公司数量剧增,其中绝大多数公司设有“内部职工股"。中国股市级和二级市场之间的股票价差很大,经过上市后的禁售期,职工股往往被抛了事。“内部职工股”成了公司借上市之机为员工提供的“短期福利”,与职工股长期激励的目标相去甚远。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规范,内部职工股超范围、超比例发行,“内部股公众化、法人股个人化”,甚至成为被生腐败的一一个源头。第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是2012年8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准备在上市公司推行中国版“员工持股计划”。经过两年的征求意见和试点建设,2014年6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二、中国法律语境下的“员工持股计划”概念

2014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规范性文件的层面,第一次從内涵和外延上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作了界定。该意见规定: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员工,包括管理层人员。就上述规范性文件内容而言,从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有很大不同。

三、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

1、对持股员工的股东权利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员工持股后, 持股员工即成为了上市公司的股东, 而当前有些上市公司的员工将表决权、持股方案修改权等权利股权持有人管理委员会代为执行, 而公司在出现重大资金使用或者经营方向的决策时, 股权持有人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容易被上市公司的高层决策者影响, 进而出现持股员工股东权利难以彰显和保障的情况。

2、信息披露工作不够全面与细致。根据目前我国出台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上市公司必须对公司主体以及经营信息进行披露, 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握上市公司的股东信息。信息披露中必须对多个股东的股权份额及比例进行有效披露, 不能存在着误导投资人以及隐瞒重要信息等情况。

3、员工持股的税率过高。员工在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后, 依照我国税法要求, 应该按照股份的百分之二十缴纳个人所得税, 即是是通过股东赠送或者受让等形式获得的股权, 依然需要进行纳税。股权作为上市公司对员工重要的激励措施, 却因为员工持股后需要缴纳过多的个人所得税而降低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吸引力。

四、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有效对策

1、完善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制度。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制度能够确实有效的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监管与施行监督, 为持有股份的员工的股东权益能够起到有效的保障。

2、优化员工持股计划的税收政策。与国外先进的股权激励模式相比, 国内的员工持股计划税收过高, 使得普通员工对于股权的购买积极性大大降低。

3、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我国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目前的期限较短, 员工很难将个人发展与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行结合, 导致了股权激励措施难以达到最初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在进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时, 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 确立合理的激励指标与业绩考核制度, 最终确定股权的持股期限与分红制度, 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期愿景相结合, 实现公司持股计划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江平,卞宜民:《中国职工持股研究》1999年

[2]《关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指导意见》第(四)条

[3]高晓雁, 宁琪: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概念现状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