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分析

2019-10-21逯洋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5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

逯洋

【摘 要】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因此,在如今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与需求也不断提升。所以,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要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这样才能使得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336文献标识码:A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基本概述

在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使得智能变电站得到优化的同时,促使继电保护设备的类型也逐渐增多。因此,在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与情况展开,这样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设备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使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将自身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保证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与此同时,通过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以及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在如今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背景下,继电保护设备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使得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保障,要加强状态技术的应用,同时做好相应监督与管理工作,提升继电保护设备有效性。

2继电保护运行管控存在的问题

2.1运行、检修、维护各关键环节

(1)改扩建、消缺反措调试问题目前,智能变电站改/扩建、设备反措/消缺更换硬件或软件时,必须在现场完成配置文件更改、定值输入、功能调试、二次回路联调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多、耗时长、效率低、风险高,一次设备配合停电次数及时间明显增加。因此,亟需开展工厂化调试支撑技术研究,实现现场二次设备“即插即用”,为不停电检修、不停电扩建提供有效技术支撑。(2)变电站现场运维问题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看不见、摸不着”,常规变电站运维技术无法适用。由于缺乏对二次设备、SCD 文件、软压板、虚回路等有效管控的技术手段,“误操作、误接线、误整定”屡有发生。同时,存在保护设备及其回路发生缺陷时无法快速定位诊断等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开展面向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现场运维支撑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变电站远程运维问题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远方操作后,运行人员面临“距离远、手段少、监控难、响应慢”的问题,检修人员为分析、定位、处理缺陷需要多次往返变电站现场。因此,亟需开展远程运维技术研究,加强继电保护远程全方位管控,实现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4)现场作业管控水平程度问题继电保护现场检修作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a)自动化程度不高,检修需要携带大量资料和作业指导书;(b)针对每项具体工作均需人工编制作业方案(安全措施、试验项目等),严重依赖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存在作业内容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c)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管控手段,可能存在安措实施顺序错乱,试验项目漏项等风险;(d)保护设备管理主要依赖非自动化、非实时的系统来记录,存在效率低下、账实不符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变电站现场作业支撑技术,实现智能化、无纸化检修,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管控水平。

2.2 继电保护运行及管理应用

继电保护设备数量繁多、种类庞杂、逻辑严密、信息海量,其技术和专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由于缺乏有效、规范的业务支撑平台来完成对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和应用的总体规划,造成设备管理、运行维护、定值整定、动作分析、状态评价等应用相对独立,数据维护工作量大。同时,缺乏规范的继电保护专业应用数据模型,各应用场景、数据管理模式、数据交互模式存在差异,导致数据无法互联互通,难以关联分析,阻碍了高级应用功能的落地投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继电保护专业数据的挖掘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与条件,构建基于大數据的继电保护业务支撑平台成为必然趋势。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对策

3.1 采用变压器实施配电保护

通常情况下,电力的输入和输出都必须在限定的标准范围内进行,超出或小于标准数值都会影响正常配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想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采用配电保护措施,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变压器对配电进行保护,合理控制电流,对自动化系统的配电功能进行保护。

3.2 不断优化继电保护系统

在进行优化继电保护系统时,要以实际情况和电力指标为参考依据,需注意的是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要在不影响其他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以便降低系统错动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3.3 加强系统的二次巡检

要想确保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必须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二次巡检,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解决措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目前,相关部门要意识到继电保护系统二次巡检的重要性,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的直接运行。还需加强对继电保护系统二次巡检的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其巡检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及创新发展

4.1 应用注意事项

(1)运行的连续性。由于电力传输工作是一个持续性不间断的工作,其负责源源不断的向城市各个用户输送电力。而电力运输时间越长,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问题就越突出。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与稳定,电力企业必须要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始终处于平稳运行状态。这样才能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通过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发生安全隐患问题。(2)操作的规范性。电力企业要想保证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应当遵循操作规范性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运行管理条例,在这方面应当结合国家相关管理条例进行设置。并注重于研究如何优化电力运行的基本工作流程,然后监管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否科学合理。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继电保护误触动,或者出现故障不启动等问题。

4.2技术的创新发展

(1)网络化。在技术的创新发展过程中,目前技术人员在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网络化发展。网络化是指继电保护环节充分使用计算机技术,将继电保护内的各种信息通过信息系统保障共享效果和质量。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以及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是优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所在。在具体保护中,各种性能都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得到体现,全面发挥优势,提高变电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一体化。安全技术的一体化趋势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改进和优化继电保护运行,目的是为了让继电保护技术的运行流程更加科学合理。一体化管理意味着对整个运行流程的综合管理,在系统运转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保障电网运转质量,维护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这是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技术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意识到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技术的重要作用,对不同先进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提升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骁旭,王寿星,张洪帅,李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0):5+7.

[2]卢忠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安全运行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226.

[3]宗志.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子制作,2016(20):19.

(作者单位: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