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表接电过程中综合防窃电技术体系的构建

2019-10-21戴洪民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5期

戴洪民

【摘 要】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能迅速发展普及,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赖以运行与发展的能源,而供电的稳定性也成为了经济稳定发展、居民生活便利的重要决定因素。供電企业现在已经实现了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并加强了供配电线路的改造,电能表也在不断扩容,因而居民的用电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电力供应工作中,窃电问题屡禁不止,不仅仅对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更会影响供电设备的安全性,从而影响电力企业的运行安全性。因而作为电力企业来说,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自身的防窃电技术体系,并提高设备的工作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供电保障;窃电行为;防窃电综合体系;电子式电能表;

1 窃电主要方式以及所造成的危害

1.1 窃电的主要方式

针对过去的窃电方式进行总结,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类型:(1)用电不经电表,在该类型的窃电活动中,窃电的用户在未经电力企业允许的情况下私接电线,直接将供电网络的电能引入使用,从而实现窃电;(2)应用欠流方式赤窃电,在这种方式之下,用户针对电能计量表内部的电流回路进行改动,因而造成电能表设备的计量故障,从而影响到电能表计量准度,导致其出现少计、不计电能的问题,实现窃电。(3)欠电压方式窃电,该窃电方式与欠电流式窃电基本相同,都是将电流回路加以破坏,导致其出现计量故障,从而让其电能计量准确性出现问题,导致其出现少计、不计电能的问题,实现窃电。(4)移相式窃电,这种窃电方式当中,用户通过改变装表接线的方式,来让电能表的线圈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出现改变,从而让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出现变化,进而直接从供电网络当中进行窃电。(5)扩差法窃电,在这种方式当中,用户可以应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改变电能计量表内部的结构以及工作性能,从而导致出现电能表的计量误差,从而实现从供电网络当中窃电的目的。

1.2 窃电造成的危害

偷电与窃电行为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偷电、窃电行为不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电网络工作安全性,更会对于供电企业造成利益侵害。前文已经针对常用的窃电手段进行了分析,其大多都是基于针对设备的改造来进行的,因而设备的工作状态稳定性变差,在严重时出现供电设备损害,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如果出现短路事故,就会形成火灾,不仅仅对供电企业,对于其他用电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窃电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举例来说,可能由于用户的法律观念薄弱、当地电价昂贵、电力用户承受能力以及观念问题或设备以及技术缺陷等等,都可能会造成用户的窃电行为。举例来说,部分用户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并没有认识到电能的商品属性,并且也没有认识到窃电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进而出现了窃电行为。与此同时,部分供电企业由于技术能力的不足,也的确给用户以一些可乘之机,并且在监管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使存在窃电情况,也无法及时觉察。生产型企业应用的总电力数量较大,属于电力大客户,其用电费用也是供电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部分企业片面地重视经济效益,从而通过窃电来降低生产成本;除此之外,部分用电企业所应用的供电设备已经较为陈旧,因而防窃电技术也无法顺利地得到应用,因而也难以避免窃电的发生。

2 全电子式电能表的功能与安装

全电子式的电能表工作原理简单、性能可靠且包含较多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电能表,在电子化与智能化方面有着极大的提升。除了完成对于使用电能的测量外,全电子式的电能表还可以实现多种测量、分时计量以及常数设置等多种防偷、窃功能。在全电子式的电能表多种功能中其防偷、窃电的优势十分突出,而在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安装简单快捷,在安装时,首先应该断开电路,确保全电子式的电能表安装过程中处于无电状态下进行,保障全电子式的电能表安装的安全进行。(2)在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安装规范进行,确保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稳固与平衡,完成对于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安装后再进行相应的接线作业,同时在接线时要注意做好标记,电线排列应当整齐、美观。(3)在完成了对于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接线安装后,要对整个全电子式的电能表接线线路进行严格的检查分析,在对各个环节检查无误后进行再进行通电操作,确保全电子式的电能表的安全运行。

3 防窃电技术体系的构建要点

3.1 窃电用户排查工作的开展

防、窃电技术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有一定技术性与综合性的工作,其中首先需要寻找其中线损率较高的区域,在此区域当中进行重点排查,具体来说,工作当中需要遵循以下步骤:3.1.1针对该区域的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并且对比该片区以及线路的用电数据,同历史各时期的用电数据进行比对,寻找其中出现异常的数据,确定波动情况,进而寻找窃电路,进行准确定位;3.1.2结合相关计算来确定线损率,针对线损率的计算情况即可以确定供电线路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其他具体的方法为基准,来确定小区线路的情况,进而分析其是存在误差还是线路当中存在窃电用户,结合问题的不同来应用不同的方式来加以解决。3.1.3分析计算用户的用电量。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抄表核对都是较为关键与重要的环节,在该过程所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用于配电线路线损率的计算,分析其中可能存在问题的线路或区域。在窃电线路的排查工作当中,其主要是针对线损率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分别以月度、季度或年度的分析结果作为参考依据进而确定供电线路当中的窃电用户。在以往的工作经验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线路损耗的出现大多是由于用户的窃电行为,结合对于用电线路的排查与分析,即可以有效地定位窃电用户的位置,进而采取措施来加以处理,进而保证供电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防窃电技术措施简介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电企业防窃电技术的可靠性,需要电力企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从而在实现良好的电力供应的同时,做好电力供应当中的防盗与防窃工作。举例来说,对于其中低压的疑似窃电用户,可以加装双向电流计量表,针对两个电能表在一段时间内生成的计量数值进行比对,如果其中存在较大的差别,则可能存在窃电行为,可以进行进一步核实。另外还可以将室内的电能计量表转移改换安装位置,将其置于室外环境之下,并应用绝缘导线来安装电能计量表,或应用低压电缆封闭分线盒来进行设备的安装,并做好防撬处理,从而做好窃电预防。对于高压用户也可采取同样的方式予以预防,对于一些距离变压器配电房较近的用户,可以在该用户的专用变压器的低压桩的头部添加一组计量电流互感器,而后将变压器的低压桩头以及电流互感器都封闭在护罩内,避免偷窃电行为的发生。

4 结论

在前文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电能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供电企业不仅仅需要向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同时也需要防范窃电现象的发生。窃电问题的存在对于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本文基于主要窃电方式,说明了防窃电体系构建工作中的要点。在未来,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窃电问题也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供电质量也会不断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郭阳.装表接电过程中综合防窃电技术体系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3(36):367.

[2]陈敏.装表接电过程中综合防窃电技术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5,13(12):248.

(作者单位:国网黑龙江同江市电业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