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填报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2019-10-21白布日其其格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内涵学院

白布日其其格

【摘 要】2008年起高等职业院校始启用新的评估方案,开始使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它是评估工作开展的依据,是高职院校自身规范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工具。数据平台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通辽职业学院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使用情况,论述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填报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关键字】高职院校;数据采集平台;网络版

一、加强组织学习,开展专项培训

为加强其对数据采集平台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数据采集平台字段的内涵学院编写了《数据采集平台填报指南》,并不定期组织不同岗位人员对数据采集平台进行逐级学习和培训,从院级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系(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等多个层面进行的系统培训,根据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二、重视细节过程,做好前期准备

(一)做好基础数据维护和版本升级。由于字段不时调整,数据采集平台版本不断更新,学院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学习,做好版本升级和基础数据维护工作,尤其是在专业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班级信息、填报权限等方面,人事部门、教务处和系统维护等职能部门沟通到位,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完整。

(二)做到数据采集分工合理。按照数据产生的源头,学院对各部门数据采集进行了分工,并注重采集部门的单表和个别字段结合,解决了个别单表需多个部门完成的混乱问题,实现了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保证了数据采集的源头性,提高了数据采集分工的合理性。

(三)加强采集监控,审核严格有序。为了加强数据采集过程的数据管理,学院采用分项管理和分层管理模式,实现数据采集工作规范有序,确保数据采集的源头性采集、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有效性。

三、加强采集系统建设,实现源头采集和实时采集

随着智慧校园的普及,我院已建有自己的OA办公系统、教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等,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数据平台可通过加强采集系统建设,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对接院校内部各项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的源头性和时效性,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采集效率,满足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监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授权教育专家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的需求。

四、实行部分数据采集周报制,实现关键数据动态管理

实现关键数据动态管理,时掌握关键数据的变化情况,可对部分数据采集实行周报制。周报制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在校生人数实时更新、6.1-6.4四类教师结构情况、教学事故处理人次、学生违纪处理人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各类经费投入费情况、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情况、教学督导听课情况、学院领导关注学生和教学情况、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在校生持证率、校内外基地搭建”等。

五、重视数据反馈和应用,加强内涵建设

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做好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数据分析的工作。2008年至今,学院已有11年的数据,运用现有数据进行分类比对研究,逐条剖析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找出影响学院发展的项目,并从中不断查找差距、采取有效措施,为学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六、数据采集走向数据管理

2008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教高[2008]5号文件,制定了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各校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具有数据采集、统计汇总、管理监控和分析开发功能的单机版平台。随着数据采集平台应用,单机版平台显露出了它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一些缺憾和不足。使用网络版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走向数据管理能有力地引导高职院校向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建设。

(一)改变观念,完善制度。目前,高职院校对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在认识上形成的共识不够,还未能实现实时采集更新数据,因此,学院要高度重视数据采集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要求出台本院《数据采集网络平台管理规范》,将平台数据的采集工作与部门和教职工绩效工作考核的基本依据,组建管理机构,机构采用评估期间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评估期间由评建办来统筹管理,非评估期直接对学院领导负责。

(二)深入学习,掌握指标内涵。目前,我院的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平台中一些指标内涵的界定和统计要求还需进一步明确。以往采集填报过程中,对个别采集字段内涵理解的模糊性也有不少争议,例如“7.2开设课程”表中实际课时数的统计、“1.6机构设置”表中专任岗位和兼职岗位的界定等等。这些争议反映了参与数据采集的人员还需加强对教高[2006]16号文、教高[2008]15号文的研读并对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平台的框架结构等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伍丹.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中國信息技术教育.2010

[2]陈方辉,经月美.浅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网络版的优化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内涵学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12)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海盗学院(7)
网络平台下家园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行学院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