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结合

2019-10-21刘留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教学结合高中地理信息技术

刘留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融合到每个人生活中的时期,这个时期同样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相结合。因此,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就面对这样一个新的挑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相结合。本文就从高中地理的学科范围内试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 信息技术 教学结合

引言

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揭示着我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局势,而且也预示着我国教育事业即将突破重围,进而得到飞速发展的机会。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做出创新与变革,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提供更多便利和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的意义

1.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不仅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功能的转变,还要求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依靠语言和教材进行知识的教授,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消磨殆尽,进而出现厌学心理等不良后果。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引进,若教师将信息技术引进教学活动过程中,就会极大程度上变单一化教学形式为多元化教学形式,从而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发展。

2.培养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高中,各个学科知识量不断增加,高考的不断逼近、教师的严格要求以及家长的期望等因素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的现象[1]。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可能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也有可能出现心理健康疾病,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辍学的想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会给学生从多方面提供学习资源,减轻学习难度,进而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和释放压力,最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3.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师来说,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最高追求。而作为先进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就为教师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改进和变革,最终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二、地理信息技術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的策略

1.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建设

实现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首先就需要教师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的建设,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地理信息系统,以保证为教师时时刻刻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2]。其次,学校要发挥领导力量来组织全体地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深入认识和学习,促使地理教师全面掌握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原则和要求,教师将所学到的结合到教学设计中,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各行各业的喜爱,是因为其自身具备的图片、视频和声音的综合功能。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就要利益信息技术这一特点进行情境的创设。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准备课件,在一开始上课时为学生展示一张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是先到达珠穆朗玛峰山顶还是先到地面?珠穆朗玛峰山顶气温高还是地面气温高?为什么先到达的反而气温更低?”以问题的方式激起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欲望,使得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顺利导入新课: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地球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其次,通过图表等形式的分析,教师为学生讲解大气受热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大气受热的绘图,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增强知识掌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

能力[3]。

3.开展应用型教学

除了基础教学理论的讲授,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知识讲授和能力发展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所谓应用教学,其核心就是实践教学,强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的实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向前全面发展。比如在中图版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课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投影黄土高原景观图,请学生说说自己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和印象。在听到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后,教师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之后,可以布置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拟定与这节课相关的主题,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地貌研究等等。然后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各自的任务,每个小组中成员要相互配合,互帮互助,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期间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业。最后,在一定时限过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成果的分享和交流,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各自小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研究学习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总结,同时深化这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反思,树立他们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引进信息技术的选择不仅会促使当前教学顺利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而且还极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效率的教学。这对于正处在发展道路上探索阶段的我国教育事业来说,是极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因此,各科教师都要极为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鹏华.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J].才智,2018(33):54.

[2]林碧.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291.

[3]付腾辉.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74.

猜你喜欢

教学结合高中地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浅谈文言文教学如何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