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9-10-21刁常光贾学亮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体质体育教师

刁常光 贾学亮

【摘 要】长期以来,体育教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颇为尴尬。一边是不断“向下”的学生体质的担忧,一边是对体育作为“边缘课程”的普遍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新课程改革都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大学生体质健康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紧密连接,实施科学的教学改革策略,实现人才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双向成功。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教学改革

1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选取了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2016级男生500人,女生500人三年来的体质测试数据。从数据统计来看在身高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体重方面,男女生大三、大四时候的体重高于大一、大二的时候。分析认为随着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没有体育课,体育活动的相对减少,体重相对增加。经过比较研究发现,学生在开设体育的大一、大二成绩要明显优于不开体育课的大三、大四。而且数据表明大一到大二的成绩处于上升趋势,大三到大四处于下降趋势。反映了开设体育课程能有效维持学生的身体素质。

2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2.1 体育课程数量少,体育教师缺少,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中出现一种状况,随着年级的上升体育课程却在消减,其着重程度也跟着下降。教育部2014 颁布的相关文件中要求:各学校要严格执行《纲要》规定:普通高校体育必须在大一、二两个年级开设课程(四个学期共计 144 学时),开设体育课项目至少 15个。但通过调查发现体育课时数量少,身体锻炼得不到时间的保障。不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致使学生不爱运动,导致学生健康下降。

现在各高校都存在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高学历人才较少等问题,这将影响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很多体育教师偏重理论教学和科研,忽视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

2.2 教学内容没有紧扣大纲,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指导

有的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并未紧密运用教学大纲,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的变换教学课程,体育课的教授内容不稳定。可见,学校体育课内容枯燥乏味,运动量较小,不能达到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要求,造成学生体育课兴趣不高,对学生体质健康造成影響。另外由于学生课业压力比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锻炼,由于体育教师缺少,在完成正常教学之余已经没有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了。

2.3 体育经费不充足,体育活动较少

在高校中体育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体育活动能否正常的进行。高校体育经费主要用作以下几方面的花费: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学校春秋季运动会、校内外组织的各类比赛、体育教师及运动员的服装费用等。体育经费不充足,体育竞赛参与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体育锻炼不重视,这将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场馆课余时间对学生不开放,主要采取有偿服务,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学生将无法在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长期如此,使学生锻炼热情受到打击,兴趣不高,必然会造成学生体质健康出现下滑。

2.4体育课程设置项目单一

有调查问卷显示,高校中大比例的学生是喜欢体育的,但不喜欢体育课,主要原因之一是,体育课上的项目过于单一,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选择运动项目。所以,高校体育课程项目有必要进行设置改革,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 对于体育课程少,要严格执行《纲要》规定。各学校应该加大引进体育教师数量。另外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由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作为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就是关键,教师应该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

3.2 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应给学生的体育课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多种体育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改变过于重视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课程的多方面目标,以充分实现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3 加大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多举办体育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将体育教学、运动竞赛、课外活动等协调统一起来。

3.4 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手段方法遴选中合适的运动项目作为课程项目,根据学校现有体育资源,方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精选了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学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另外通过开设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8:65-67

[2]禹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研究———以南开大学滨海学院为例[J].2013,1529-31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体质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