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策略分析

2019-10-21蓝素玉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策略

蓝素玉

【摘 要】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发地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良好的预习基础能够使接下来的学习道路更加平坦便捷。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虽然有部分学生可以做到语文课的预习工作,仍旧有大部分的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监督指导之下就不会进行语文的课前预习,这个问题反映出了小学生的惰性。为了解决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预习困境,笔者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课前预习;有效策略

1.当前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1.1预习意识不够强烈

小学生尚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由于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对美丑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不够完善,其自我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只有小部分学生可以做到语文课的预习工作,仍旧有大部分的学生不会进行语文的课前预习。这就反映了小学生的课前预习意识不够强烈,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2投入时间不够充足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现今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预习时长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左右,最多的小学生也就是三十分钟左右。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语文基础较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课前的预习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投入的时间不足,总体上的预习效果便不会很好。

1.3预习效果参差不齐

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其预习效果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预习层次极低。有的学生进行了课文的阅读,能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少数学生可以分析重点词句,思考课后习题。极少数学生能够做到依据课文进行拓展阅读学习。由此可见,预习效果参差不齐,极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

2.小学生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应用策略

2.1教师进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意识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只有从观念上具有课前预习的重视,行动上才会有所进步。学习从来就不是别人的事情,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痛苦过程。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积极寻找策略,挖掘学生在语文上的兴趣点,多角度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语文预习兴趣。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语文上,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同样适用。教师可以播放教学短片,分享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促使学生们意识到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加松,留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其次,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于每位学生的语文基础各不相同,性格也不一样,在激励的时候要注重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比如,对于处于下游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其语文课前预习的评判标准,让这一部分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一种进步的状态。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奖惩结合,给其激励的同时也稍许施加压力。另外,教师可以建立班级的学习竞争制度,在班级中形成语文预习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实现高效的课前预习。

2.2明确课前预习任务,形成科学合理预习方法

大多数小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使,不清楚课前预习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预习效果的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前预习的时候,明确预习任务,防止学生对其不清不楚。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把预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几个预习小问题供学生思考交流。另外,教师在进行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时要注意一定的层次,不宜太难也不能太过简单,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预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进行预习上的示范,对小学生的预习工作进行指导。选取合适的课文,按照不同的体裁使用不同的预习策略,将科学的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们,实现“授之以渔”。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预习方法与策略。在预习方法的习得之后,就是习惯的养成。让预习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2.3注重学生预习评价,实现正反馈式的教与学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课前预习评价大多都是口头点评,较为随意,容易让学生产生教师不够重视自己的预习成果,从而打压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导致预习工作的难以开展。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同学生建立预习反馈体系,严格预习流程,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从而推进小学生语文课前的有效预习工作。教师可以采取批阅学生预习内容的方法,了解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及时知晓学生们对于课文的哪一个部分不甚明了,从而快速进行相应的教学任务上的调整,将这些信息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预习的积极作用。这样,在进行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能够显著提高其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学生们的预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正反馈式的教与学。

3.结语

学习教育尚处于学生的启蒙阶段,其主要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总而言之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当你把学校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尤为注重这一点。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积极性、建立预习反馈体系以及注重预习评价等方式,将科学高效的预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小学生语文课前的有效预习。

参考文献:

[1]马亚平.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02):57.

[2]陈应.培养小学语文课前学生预习习惯的策略[J].学周刊,2018(05):57-58.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有效策略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