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回归本真的思考

2019-10-21冯刚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法小学生

冯刚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逻辑思维性是比较强的,这样的特性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采用趣味性教学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重“花样”、轻效率的现象,力求对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本真、生活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一、 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善于提问,而不是只注重知识的讲解。教师一味地注重知识的讲解过程,就会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上形成依赖心理,不能也不会进行独立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懂得提问的技巧,即提问要有针对性、指向清晰、有趣味、把握恰当的时机,注重问题的有效性,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教师恰当的提问更能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答案的好奇与探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主动地思考、探究,由此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关于“加法运算定律”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可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86+155+45=85+(155+45)中,改变运算顺序的目的是什么呢?让生关注到原来使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再如:利用手电射出的光线感知射线时,先将手电的光线射在教室墙上或天花板上,提问:这条光线可以近似的看成什么线?生不假思索几乎都会回答可以看成近似的射线。师此时不作评价,追问:这条光线有起点吗?(有)有终点吗?(有,墙上或天花板上)接着,师将手电射出门外或窗外(无遮挡),提问:这时的射出的光线可以近似的看成什么线呢?此时生便会质疑上一个回答,思考两次光线的不同点,感知线段和射线的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因此,有效的提问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给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使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索,这即是其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

二、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究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学生善于思考的基础就是具有质疑能力,对所学要有怀疑的精神,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培养质疑能力,这样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质疑的氛围,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动机入手,突破思维禁锢,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充分肯定有价值的质疑,给他们提供能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本质进行思考。

三、完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受到小学生年龄与认知能力的影响,其往往对于外界各种新鲜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很多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只能够单一的给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师还会让小学生不断进行刷题,很多情况下可能完整的课程下来,学生整个脑子中都是数学题以及答案。长久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可能还会产生畏惧情绪。所以,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其形象思维的特点,将各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直观内容。若有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学生的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从而使其更加积极的參与到数学课堂中去,采用学生所喜爱的方式对于课本知识进行传授。之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效的的练习题,真正的实现即学即用以及举一反三的效率,使得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信与成就感。另外,还要帮助学生主动的建立错题本,通过对于错题的累积进行有效的学习,避免再次犯相同的错误。

四、加强对手脑并用的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课堂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精力不集中、好动的行为,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个时期的特性采用合理的趣味教学法,有效利用学生好动的特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手脑并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玩耍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科目,对学习者的理性要求较高,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多多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游戏的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

其次老师也可以采用竞赛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小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喜欢互相比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竞赛,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从而让小学生在竞赛中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提高小学克服困难的能力,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然后是对创设情景法的有效应用。创设情景法是趣味教学法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原理是在课堂上针对上课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个熟悉的场景,让小学生在情景之中进行数学学习,解答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同时还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最后是对顺口溜教学法的应用。很多小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在记忆方面也不擅长。因此老师可以把一些有关联的数学知识编成顺口溜,让学生来记忆,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顺口溜读起来郎朗上口,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学是一大难点和重点。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各方面发展不成熟,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老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回归数学教学本真,动静适宜,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法小学生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是小学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