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丽水全域旅游“农文旅三融”发展路径研究

2019-10-21范青华田春来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丽水全域互联网

范青华 田春来

【摘 要】农业是旅游发展之根,文化是旅游发展之魂,旅游又是文化的基石,本文分析丽水开展农文旅发展的必然,通过描述典型农文旅发展现状,提出丽水发展农文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丽水;全域;农文旅;路径

一、问题提出

丽水地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传承传统耕作技术,机械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模式。近年来,丽水地区立足生态优势,积极培育绿色品牌,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单位亩产量低、产品低附加值、农民低收入、由此导致的农村优质要素外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等诸多问题。因此,丽水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应立足地域特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依托丽水旅游文化,大力开展农业、旅游业三者融合,将对丽水开发全域旅游创造良机,提升丽水旅游竞争力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二、农文旅发展的逻辑关系

农业是旅游业发展之根,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一一观光农业的形式.山区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发展生态农业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旅游业发展是替代传统农业种植提高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农业低附加值已经很难给予农民增加更多收入,走丽水特色之旅,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丽水提高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的捷径。以旅替农、以农促旅,大力提倡两山文化是丽水挖掘绿色资源的关键。

文化又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缺乏地域文化的景点必然是昙花一现。杭州西湖之所以世纪闻名,不单纯景色之美,重要的是西湖是爱情想征地,白娘子与许仙断桥之约,才是西湖文化底蕴的烘托。一部《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更是让西湖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向往的地方。张艺谋导演的《梦幻西湖》更是把西湖的美景牢刻在游客心里,文化助推旅游发展。

因此文化底蕴色彩厚与博,直接影响了旅游的发展。

旅游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石,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底蕴的竞争。游客到景点旅游不单纯看到的是自然风景更期望看到风景所在的曾经的繁荣文化沉淀,巴黎圣母院、北京頤和园、故宫、陕西兵马俑等景区不仅仅看到的风土人情,更期望通过景观能体会捕捉到久远的历史文化。大家都很清楚,旅游的要素提升在某些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历史文化的衔接和过渡,旅游产品的挖掘,反映了规划者对旧有文化和新近文化的渲染和烘托。只有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融相同彼此渗漏,才能赋予旅游产品更强、更有朝气的生命力。相对其他兄弟城市,丽水农文旅发展最大的窘境是缺乏撼动旅游发展根基的灵魂,即丽水的旅游文化并没有得到深度的挖掘,丽水虽有4A景区但大都依托自然风景,缺少的挖掘地域本身色彩的文化,即有根但不深,缺乏画龙点睛之笔,使的丽水农文旅未能再全国居于一定影响力。

三、丽水发展“农文旅”发展实例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顶层设计,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明确长远方向,搭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必须要规划先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农民富裕起来必然推动产业兴旺的发展,丽水振兴单纯靠传统农业已经无法实现,唯有发展农文旅全域发展才是产业兴旺的保障

1.松阳的农文旅

(1)互联网+蜂蜜(网络文化与旅游相融)

创业青年“80后”小伙麻某把蜂桶和土蜂蜜产品搬到了展览现场。5年前,他回到大东坝镇横樟村老家,开始将“互联网+”思维注入父亲的养蜂业,为小山村蜂农的蜂蜜销售打开了一条新路,带动家乡蜂农创富,去年营业额已经超千万元。

(2)网红民宿

“云上平田”是松阳网红民宿,但它又不仅仅是民宿,目前还建成农耕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木香草堂、爷爷家青年旅社、归云居、山家清供餐厅等。做普通民宿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文化内涵,做文创综合体的富有生命力的民宿,在乡村振兴中植入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画家村

枫坪乡沿坑岭头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画家村”,村里还发展起了“柿子红了”等十几家民宿。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带,让一颗柿子带火一个村,依托“柿子”文化,吸引全国的游客到此参观、住宿带动周边经济,除了发展生态旅游,岭头村还发展起了金丝皇菊、高山水稻等生态农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潮下,村庄发展会越来越好,村民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2.莲都区农文旅

生态,是莲都区最优质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更是莲都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莲都区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持续厚植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和模式,以生态为针,旅游为线,通过穿针引线将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推动莲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质增效。

(1)老竹镇丁公村蜂文化

坐落于莲都区老竹镇丁公村的处州蜂业蜜蜂养殖基地,以独特的游玩形式、丰富的体验内容,让游客见证并体验了“中华蜜蜂文化主题园”的独特魅力,如今这里已成为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的新景点。

沿着养蜂基地的山路逐级而上,沿路布设的“蜂雨亭”有序排列,既迎合了蜜蜂的习性,又便于人工取蜜,青山和“蜂窝”浑然融合。在山顶平台,这里被巧妙设计成了一个“蜜蜂”主题花园,沿着花海四周的石路,游客可以在“蜂花雪月亭”感受自然的惬意。

(2)倪老腌辣椒酱

“倪老腌”辣椒酱,就是以“农文旅”融合而发展壮大的,在古堰画乡一栋几百平方米的古宅里面,各色辣椒经纯手工制作后,已成为每瓶售价四十元以上的“疯狂辣椒酱”,做到淘宝网第一辣椒酱品牌。如今,“倪老腌”辣椒酱已成古堰画乡的特产,很多游客都愿意带一瓶回家。“现在‘倪老腌淘宝店已是4个蓝冠的店铺了,年交易额在700万元以上。”

(3)酱油遇上“高科技

酱油遇上“高科技”百年老字号“鱼跃”酿造公司的厂区,游客都能亲历感受带着纯正香气的酒曲、糯米和黄豆“进化”至酱油的全过程。这些年里,“鱼跃”成为浙江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接待参观团上百批次,广受各界好评。目前鱼跃公司已在丽水工业园区碧湖产业区块开展“鱼跃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这个集生产、文化、旅游、养生、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主体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后, 通过工业游,以各种新奇有趣的方式输送科普文化知识,把最神秘的、专业的、先进的酱油、食醋酿造工艺,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百姓,成为人们体验品味多彩酱醋文化的好去处。

四、发展“农文旅融合”扶持制度几点建议

1.丽水农文旅发展人才是关键

对旧有农业的改革势必触及年龄大的农民人的积极性,他们一辈子土朝天,靠地吃饭的思维观念很难转变,而农文旅产业的大旗势必落在新生代农民的身上,政府要加大对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单纯赋予技术上的辅导还要在创业上有名师指路。政府出资培训不能搞一刀切,要兼顾新生代农民的学历结构和年龄层次,以创业规模做好分批次、分阶段进行系统性、全方位性培训。

首先,培训要做好前期规划,以受教育者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不同除了普及新时期农业生产特点重点对人文素养、营销理念、门店经营、客户服务等全面进行知识整合,既可以考虑系统集中受训又可以考虑利用手机APP平台、政府教育网站进行远程视频教学,教学要有系统性不能一蹴而就,短期的三五天培训远远解决不了大问题。

其次,对培训新生代农民进行培训跟踪,围绕后期出现的创业问题进行点对点服务,以培训导师制形式签订辅导协议,以督促培训效果执行到位。对初具规模或初具创业意识形态的农宿、农家乐、农场等以政府牵头指派人文专家进行文化全方位设计、美化、使农文旅落实到地。

最后,将辖区内的农文旅进行登记造册,每年度进行抽查和辅导,让文化气息深扎根与农旅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红经济助推上述农文旅新兴创业园的推广,政府可以利用旅游局等部门的宣传阵地为新兴农民创业的“农文旅”搭台唱戏。

2.加大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

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是丽水农村地域一种隐性财富,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很想到外闯荡,愿意冲出一片自我天地。由于他们毕业往往受地域的观念影响大都不愿意再回到丽水的相对偏僻的农村来工作,据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9届毕业生问卷调查来看,回本土工作的占毕业总人数的3.6%,回到县城以下的不足1.4%。这些毕业生普遍去杭州、温州、宁波、金华、上海等经济相对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或进入大公司或进入中等层次的小公司。由于工作多年一部分学生感受到大城市生活的艰难,事业发展遭到瓶颈,部分学生打算回丽水发展。相对新生代农民而言,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更具有创业优势,他们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到过大城市的公司受到过正规的培训,风土人情又相对比较熟悉,因此他们创业更有優势。政府要关注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动态,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和帮助,困扰返乡创业大学生的难题是自己新鲜的创业观念和父母老一代农民有较大的冲突,某些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思维却被土生土长的父母所否定,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即按人均拿出一定的创业风险金,既给老一代农村父母创业失败的予以补偿,又给创业返乡大学生提供了一笔相应的启动资金,待试点成功后,获得老一代父母支持的同时,也是对其他老一代农民的提供创业或改变观念的转变。

3.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及社会融资力度

农文旅全面融合,现代化农业是关键所在,政府应提倡丽水的农科所、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的中、高级层次人才研发适合丽水地域特制的新型农业或整合,以促进农文旅的健康发展,对重大影响的研发、整合现代化农业予以高额奖励,形成果断采取有条件要上,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局面,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金、华侨资金积极入股,丽水青田侨乡之地,尤其重视本土侨乡资金引入,是加快丽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曹莉丽. 农文旅融合助力浙江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19.08.

[2] 刘运辉. 麻江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措施与方法[J]. 改革与开放,2018.07.

作者简介:

范青华,男,(1982.01-)商务管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宿经营管理、大数据分析

田春来,男(1974.01-)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

2018年丽水市社科联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丽水全域旅游“农文旅三融”发展路径研究(LB20182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丽水全域互联网
丽水发现新物种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丽水古堰画乡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瓯江丽水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