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法现状与改革方案

2019-10-21张雨欣闫石心悦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方案护理

张雨欣 闫石心悦

【摘 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即院校为学生创建的有助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学习体系及保障该体系正常运转的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发展是人才培养特点和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具体体现。为此,文章拟以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旨在通过分析我国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提出现阶段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人员;护理;培养方法;改革;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随着医学面临的从单位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医护的角色也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传统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这就对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护理人才培养的层次低于世界普遍水平

目前,全国有百所院校开展了专科以上的护理教育,有近70所院校开办了本科层次的护理教育。但是,我国的护理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仍然偏低,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2课程设置和结构方面

从教育部提供的全国医药院校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资料显示,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多数学校还未完全脱离旧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①课程设置:侧重于医学知识教育;人文学科课程,如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学、护士礼仪、护士美育等课程不足总课时的1/10,与美国护士课程有1/3为人文学科课程相比较有较大差距。②课程结构:高职护理多数教材仍未摆脱以疾病为中心的旧格局,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导致各课程间、前期与后期课程间有过多的重复。③教学内容:强调医疗诊断多重视护理诊断少;强调疾病护理多,重视整体护理少。

1.3实践环节过去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较为重视实践环节,但总的来说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学生实践的准备不足:护理人才培养更多的注重病例和医学方面的教学,理论性较强,所以刚刚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很难较快较好的适应实习环境。②实践的形式单一:护理实践主要以学生医院实习为主,而且形式单一,与现代社会对护理的多方面需求不匹配。③护理礼仪、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相对缺乏。

2.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法改革方案

2.1教材的改革,积极引进理实一体化教材

在高职院校中,教材的内容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影响着教学质量。在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应以职业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的丰富性,积极引进理实一体化教材,提高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在教材改革创新中,教师应重视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护理专业教材改革中,应始终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基础,教材内容与实践训练紧密相连,为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深化,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所需的技术人才,毕业后的第一年绝大多数从事基层工作。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使专业设置尽可能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强化高职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3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培养毕业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品质

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障碍而提供的矫治服务,它不仅是学校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特点,开展普及性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或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掌握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提升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客观地评价自我,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4实践环节的强化

学习知识是为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老师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多的得到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各专业导论课,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改革理论课“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完善毕业生毕业能力考试方法,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课程设置缺乏特色,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单一等,影响了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受到影响。对此,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改革教材与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推动高职护理人才向前发展,为医疗卫生行业输送更多高职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黄天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孔波.大學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雨欣,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医学院,研究方向:护理学。

第二作者:闫石心悦,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医学院,研究方向:护理学。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方案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