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

2019-10-21陈倩

青年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交流合作博物馆青少年

陈倩

摘要:要提升国民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就是面向青少年,博物馆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在群众旅游线路中虽然已经比较普遍,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博物馆配套的措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培训教育,教育部门在政策上硬性规定指标考核,同时还需要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

关键词:博物馆 青少年 政策倾斜 交流合作

要提升国民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就是面向青少年,博物馆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在群众旅游线路中虽然已经比较普遍,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博物馆配套的措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培训教育,教育部门在政策上硬性规定指标考核,同时还需要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在各种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其中教育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要提升国民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就是面向青少年,博物馆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博物馆怎么样向学校提供青少年课程资源?这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想起了之前在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一次经历,北京的一所小学的历史课,老师把学生带到博物馆亲眼看实物展览的春秋青铜器,而不是当年我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感觉离我很远、一点也不生动的图片。这样如此直观的教学形式是学校课堂难以比拟的,看到孩子们脸上流露出的惊叹表情,这让我莫名感动,这是一堂有温度的历史课。在博物馆展览中,博物馆管理者探索研发了各种形式的展览,面对青少年这一重要群体,吸引更多青少年观众来博物馆参观,让他们享受博物馆的观展,爱上博物馆的展品,在他们心中埋下传播的种子,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切实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一、青少年与博物馆的关系

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小博物馆,各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信息,对青少年在不同领域体现教育作用。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博物馆早已成为了青少年学习国家历史文化的平台,利用周末或闲暇时分逛博物馆已经成为民众的一种普遍消遣方式。近年來我国博物馆在群众旅游线路中虽然已经比较普遍,但大家大多是走马观花,在很短的参观时间里难以真正停下脚步来接受文化的熏陶。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博物馆配套的措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一)博物馆是青少年的补充课堂

就像前文提到的有的历史课直接带学生进入博物馆,学生们不仅亲眼看到有些文物,也可以看到同一历史时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实物印证,加深及拓展了课本知识,这些都是对课堂的一种补充,是另外一个乃至于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

(二)博物馆与青少年不断相互融合发展

博物馆不仅是在为孩子们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给他们传授更多的知识,同时博物馆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为青少年传播文化的进程中,也会促进自身不断创新展览形式,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措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博物馆也完善了软硬件建设,最终博物馆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二、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培养

像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2018年获得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称号,这是一项国家级的荣誉。我们建立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和项目库,研发出“小萝卜头主题活动”“红岩故事汇”“行走红岩”等6大主题系列特色课程,举办了“红色小记者”、“红岩少年说”等特色教育活动。与全国各地的高中小学校建立合作机制,创建红岩班队、周恩来班队,年均接待青少年200余万人次。通过接待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们,通过观看展览、聆听讲解、互动交流,这些都在实实在在的培养青少年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有利于丰富拓展青少年的知识层面

现在青少年主要接受的是学校的应试教育,大家在题海战术中埋头苦读,学到的知识是课本上的应试教育,缺乏博物馆的实物生动教育。通过走进博物馆,孩子们不仅看到各种历史文化的实物,也可以通过讲解、视屏、手工去了解不同的知识,美术博物馆、音乐博物馆、地理博物馆等各种博物馆,带给青少年的是不同的视野,这对全面培养青少年的品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博物馆教育功能存在的短板

我国的博物馆教育目前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研究相关课题的学者较多,但真正与实际结合的还不够,这不仅需要博物馆学者研究,教育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也需要相互配合,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是博物馆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现在博物馆面向的群体是广泛的,有的博物馆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青少年群体的展览开发,缺乏开发特色教育产品。在展览及讲解过程中,由于缺乏对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的研究,成人化语言晦涩难懂。特别是在学生假期,针对性活动不够,专题展览活动数量少,这方面存在短板。此外博物馆资金方面缺乏,一方面在软硬件配备上难以重点配备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设施,同时在研发教育活动上,聘请专业的教育性讲解员也需要资金的支持。

二是教育部门对博物馆的政策倾斜不够。学校重视学生的应试教育分数,忽视课外活动,害怕课外活动影响孩子的成绩。其实如果更好地规划博物馆教育考核工作,学校就会加强对这一块的重视,相对来时也会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三是地区差异不平衡,博物馆教育功能存在“贫富”差异化。博物馆教育我们看到在发达地区,北京、上海等比较丰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孩子很难有机会接受博物馆教育。仅仅在一些帮扶活动中,邀请孩子们来到博物馆,或者一些志愿者走进山区、课堂为孩子们讲解。

四、在弥补短板上的思考

一是加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队伍的培养建设,不断提升博物馆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来进行统筹规划,针对性的设施建设,在假期举办专门的展览;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可让学校培养老师成为博物馆讲解员,对参观展览讲解提供建设性帮助。同时也可让博物馆走进课堂,将移动展览搬进学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展出,而不是依赖课堂走进博物馆,让学校更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教育部门、文化旅游部门形成联动,在政策上硬性规定指标考核,将博物馆教育纳入考评体系。同时利用新型网络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在外围层面从宣传力度上给予大力支持。

三是加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针对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可以让发达地区博物馆和偏远地区的博物馆进行交流,我馆目前就在与各地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流,将移动展板运到其他地区,其他地区展板来到我馆,这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必将改变差异水平。同时利用“互联网+”模式,网上的流动展馆也是一个教育的平台,可让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们通过网络浏览也可以接受博物馆教育。

猜你喜欢

交流合作博物馆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博物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之我见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