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

2019-10-21万来英王爱忠刘玉芳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云阳县旅游资源

万来英 王爱忠 刘玉芳

摘要:本文借鉴前人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的结果,以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为例,在对其发展非优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阳镇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的针对性途径,以期能为高阳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资源;非优区;高阳镇;云阳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089-02

1 旅游資源非优区概述

1.1 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旅游资源数量或质量上相对处于劣势的区域,其表现为景观美学价值偏低、景点组合状况欠佳或景区开发程度不高等,因此对旅游者吸引力不大,原有旅游基础一般较为薄弱[1]。在地理范围上,旅游资源非优区可以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行政区域、旅游区,也可以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风景区。

1.2 旅游资源非优区特点

1)相对性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渗透现象,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是相对于旅游业较发达的区域来讲的,即旅游业较发达的区域内也可能存在着非优小区,非优区内也可能包含着个别优越小区,它们相互包含渗透;二是屏蔽现象,指的是旅游资源近似的小区,旅游者会因为大区域的优劣不同而忽视其中一个景区的优势;三是补偿现象,指的是旅游资源外在的优越性可弥补局部旅游资源的不足;四是可变现象,指的是旅游资源的非优性会随着旅游条件的改善、旅游者审美意识的改变等情况而改变[1]。

2)先天不足性

对旅游资源非优区而言,更多强调的是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但是对于大部分区域来讲,资源具有原生性,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禀赋不高,即原生资源缺乏吸引力,先天不足。

3)可塑性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弱势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区域内交通改善、政策优化、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后,旅游资源的弱势地位也会随之而变化。根据调查,许多看似没有良好旅游资源的非优区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建设之后都形成了良好的休闲旅游地,并且可以辐射区域内其他非优区。另外,非优区的知名度较低,这对非优区来说,营销策略就减少了束缚性,增加了营销灵活度。

2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旅游发展非优性分析

高阳镇,位于重庆云阳西北部,距云阳县县城24公里,是三峡库区第一农村移民大镇。全镇面积135平方公里,共辖21个行政村、2个社区。镇内最高海拔1080米,最低海拔85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降雨量1162毫米。

高阳镇旅游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处于劣势,其资源非优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内景观的种类较多,但特色不足,破坏严重,美学价值偏低。镇内自然景观中,山景、水景、森林景观俱全;人文景观中,名胜古迹、城乡风光、风味特产均备。但高阳镇的旅游资源大多和周边乡镇的旅游资源重复,缺乏特色,少量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由于缺少管理和保护被破坏严重,修复再开发旅游所需花费的资金较多、难度较大[2]。因此,镇内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对旅游者吸引力不大。

二是景区开发程度较低。由于高阳镇区位较差,旅游资源大多处于待开发状态,基础设施缺乏,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大,旅游产品不丰富,仅有高阳平湖景区可以游玩,但都未曾规模性地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微乎其微,且吸引力不足,至今未有系统完善的对外旅游接待设施[2]。

三是景点组合状况欠佳,不利于集中开发。高阳镇旅游资源数量较少且分布较零散,各景点之间规模小,距离远,类型单一,且交通区位较差,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不利于集中开发。

3 高阳镇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1 人文基础较好

高阳镇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人文基础良好。镇内保留着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李家坝文化遗址,有被誉为“中国二大唐城”的明月坝唐代小城镇建筑遗址,以及夏黄氏节孝牌坊等文化遗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同时,高阳镇是三峡库区第一农村移民大镇,已迁移居民1.7万,占云阳县农村移民总数的1/4。三峡移民形成了民族融合,生活习俗同化。移民搬迁形成的移民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移民精神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特色旅游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其旅游文化价值。

3.2 自然环境较佳

高阳镇地形以中低山和平坝丘陵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远山近水,群山环抱。在气候区划中,高阳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早、夏热、秋湿、冬寒,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温湿适度,雨量充沛,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适宜开发旅游。随着退耕还林的推进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境内空气质量较好,森林覆盖率高,良好的自然风貌为全镇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自然环境基础。

三峡大坝建成后彭溪河水位上涨、倒灌形成的高阳平湖风景秀丽,是三峡库区与长江相连的最大的湖泊。高阳平湖具有形、影、光、色等审美特征,适合垂钓、划船、游艇等休闲娱乐活动。湖区的气候也适合休闲度假,尤其是夏季。另外,高阳湖水面有半岛4个,湖心岛10余个,湖中小岛星罗棋布,有“千岛湖”之称,湖滨半岛交错,湖汊港湾纵横,旅游价值较高。

3.3 社会背景良好

一是市场优化。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对于旅游这种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且出行目的也发生了转变。大家从过去的以观光旅游为主,逐渐演变成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的出行目的,这正契合高阳镇休闲度假的升级理念。

二是政策支持。目前,高阳镇已被云阳县县委、县政府定位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心两翼"之北翼,作为生态旅游重点项目进行打造。

三是交通便捷,全镇公路主干道6条,与云(阳)开(州)公路连接,彭溪河横贯高阳镇,彭溪河可通机动船。目前,云阳县政府正在积极建设、改善高阳镇基础設施与交通条件,为高阳镇旅游业的有序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4 高阳镇旅游升优的有效途径

4.1 挖掘移民文化,发展优质旅游

高阳镇是三峡库区第一农村移民大镇,既留存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鲜活的移民精神。应深入挖掘移民文化,培育旅游开发的“优质点”。可积极举办移民文化节,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移民精神[3];可建立人工景观,例如建造移民文化博物馆,来传播三峡移民民众舍家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定期展出李家坝文化遗址、明月坝唐代小城镇建筑遗址以及夏黄氏节孝牌坊等文化遗迹留下来的重要文物;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借助摄影和图片展览等形式[3],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媒体广泛向社会宣传移民文化,吸引重庆乃至全国的旅游市场的关注。通过打造移民文化特色旅游品牌,与周边旅游区域形成差异化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优质化发展。

4.2 深度开发高阳湖,打造知名休闲娱乐目的地

高阳湖腹地以高阳镇为依托,气候适宜,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水体更新快,自净能力较好。目前,高阳湖的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产品单一,但高阳湖旅游潜在价值较高,只要加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便能为高阳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阳湖的旅游开发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展开,旅游产品可集休闲、观光、度假、疗养、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综合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4]。例如打造水上休闲运动区,开展水上乐园、龙舟竞赛、水上摩托等娱乐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游玩。同时,完善高阳平湖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体系,比如统一制定旅游规范,建立官网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票务办理、导游服务等各类旅游服务;还可基于其自身的特色,布局以度假酒店为载体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带动整个高阳镇的旅游发展。

4.3 加强区域联动,实现旅游产品互补

应树立区域联动发展的理念,与旅行社等专业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发展成熟的旅游线路及其区位的优越性,积极参加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使自身的优势得以发挥。旅游是一个网络性工程,必须同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组合发展才能形成集成性优势,这不仅可以减少投入成本,还可以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争取更多的客源市场。高阳镇旅游业发展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可与云阳县龙缸、张飞庙等发展较成熟的景区实现联动发展,打造以“探险、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休闲旅游产品,实现与龙缸、张飞庙景区的互补。这样,既可以减少因资源同质化而产生的价格竞争,又可以对高阳镇旅游产品的销售和旅游形象的宣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加文献:

[1] 许春晓.旅游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82-85.

[2] 黄晓璐.非优资源乡村的旅游开发——以《趾凤乡旅游总规划》为例[N].中国旅游报,2014-8-13(14).

[3] 贺晓燕.提炼移民文化,推动特色旅游[J].中外企业家,2012(5):83-84.

[4] 杨雪春,吴月湖.湖泊旅游五大开发模式详探[N].中国旅游报,2011-5-13(11).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云阳县旅游资源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镇沿江风景变迁类型与特征略析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探析
关于优化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旅游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重庆市云阳县塑造移民旅游城镇的对策研究
重庆市云阳县旅游发展现状评估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辽宁锦州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