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背诵

2019-10-21罗会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朗朗上口悟性押韵

罗会玲

摘  要:在小学阶段,背诵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手段更是他们的学习内容,重视背诵引导、让学生高效背诵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这五个措施:做好导入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背诵内容的背景和必要性;范读准确,让学生尽量熟悉所背内容;讲解简洁,让学生明白所背诵内容的具体意思;多读文本,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以及尽量讓背诵内容顺口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背诵能力,达到高效背诵。

关键词:背诵  高效

清代的张伯行在其《养正类编》中说过:“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可见在小学阶段,背诵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每册教材都会安排一定的背诵篇目来训练学生的背诵(记忆)能力。这些篇目主要包括古诗词、记叙文和散文中的精彩片段。背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手段还是学习内容,是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我们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大多充塞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课文分析,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背诵放到应有的位置,有义务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背诵。让死记硬背走出我们的语文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背诵古今的美文中收获快乐。可是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现状却是:学生的背诵时间少之又少,大部分学校自重视安全活动以来,学生在课外几乎挤不出时间来背诵;小学高段教材的课文篇幅较长,一时间难以背诵整篇课文,有部分学生教材上了十几课,背诵却是只有三、四课,从而对背诵已经产生“谈背色变”,有了恨之入骨的抵触情绪。那么,基于如此现状,该如何让学生将背诵视为一种享受,让孩子们乐于背诵,以达到高效背诵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真实事例以及一些浅显看法,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鉴于班上一直出现违反纪律,学生各种小错误不断的情况,我在网上找了许多班规,其中一个既把小学生在校内校外应该遵守的纪律讲全面了,又朗朗上口,我读了几遍觉得不错就用上了。结果下课后一个学生高兴地跑过来说:“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我读了我们的班规有一种在唱歌的感觉,很顺口。”其他学生也在旁边抢着说:“是呀!是呀!我都快要背出来了。”果然就在第二天,我发现班上的学生竟然可以合上班规背诵了,就连平时背诵课文拖拖拉拉的学生也流利地背出来了,让我吃惊不小。

背诵班规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平时我们一再强调要背诵的课文,学生就是很难背诵出来?怎样才能让学生背书就像背我们的班规这么快?

总结这次班规学习,我觉得要想引导学生高效背诵课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导入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背诵内容的背景和必要性。在出示班规之前,我先大量总结班上学生最近的表现情况,哪些应该表扬、哪些需要改进,结合班规讲清楚,让学生充分了解,同时也显示了学习班规的必要性。学生都心领神会,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和自己学习班规的必要性,给班规的出场带来了很好的铺垫,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范读准确,让学生尽量熟悉所被内容。第一次带读,我很注意咬字清晰、停顿适当,把班规那种朗朗上口的押韵读出来。在读准确的前提下,我再让学生抄写一遍。从读到写,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为以后的背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对班规有了第一步的认识,接着抄写,更是对所读内容从字词上有了进一步了解。

第三,讲解简洁,让学生明白所背诵内容的具体意思。因为之前已经讲过了班上最近的表现情况,所以在讲解班规的时候,我就地取材,用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告诉他们班规具体是什么意思。讲解的时候我点到为止,不拖沓。学生听了频频点头,很认同班规上的说法,在思想上进一步走近班规。

第四,多读文本,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做完了以上工作,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尽情地读。先是集体朗读,接着是男生、女生比赛读,最后再集体读。第二天则先考考学生能不能背出来,集体背诵。开始不是很熟练,于是让他们打开班规读一遍。读之前告诉他们:“我们来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厉害,读完一遍班规之后我们四个小组来比赛背班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出来了,都踊跃地参与进来。结果小组比赛的时候,每个小组都做到准确地背诵了。比完赛,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又集体背诵了一遍,达到了很好的巩固。

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学生高效背诵,除了做到以上四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尽量让背诵内容顺口,能够押韵最好。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东西,背起来自然就不难。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遇到押韵的课文最好,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往押韵的方向去背诵。如果是遇到一开始不押韵,但是可以经过处理变得押韵的文章也不错,我们语文老师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语文功底,把难背诵的课文变得容易起来。要是遇到不但不押韵,读起来还很拗口的文章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按照上面说的四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尽量使所要背诵的内容有趣起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解决背诵问题后,会产生一种“背诵成功”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使他们形成“乐背”的心态。而学生对待背诵的态度应该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在背诵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幸福和快乐,这一切还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生活来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朗朗上口悟性押韵
干一碗朗朗上口的毒鸡汤
童年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
孙科长解人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