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如何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能力

2019-10-21刘远标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具体策略动手能力小学美术

刘远标

摘  要: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美术教学中,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仅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的过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是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在美术教学中有造型与表现、综合与探索、设计与应用的课程环节,都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予以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  动手能力  具体策略  课堂兴趣

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中低年级的美术课程主要是以造型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学会交流与合作。美术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和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动手和实践,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趣味性,增强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一、欣赏美发现美,增强学生动手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欣赏与评述是美术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合理选择欣赏的作品,倾听学生谈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教给学生一些欣赏的方法,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运用美术词汇,让学生在自主欣赏中感知美发现美,在感知和体验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创新思维灵感,增强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田野的色彩》时,通过课件,可以让学生大声说出认识的颜色,再向学生展示部分优秀的摄影作品,从作品中让学生认识常用的颜色,并在美术课堂中对美丽的田野展开欣赏。在欣赏后,让学生放松小手,展开涂色小练习,在涂色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线条和色块的魅力,能够增强学生动手的兴趣,美丽的田野在孩子们的笔下越发美丽。

二、引导学生创造美,发挥想象,促进学生动手

小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特别活跃的年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观察、判断、鉴赏、联想等,促使他们以积极的状态自主探究,使原本抽象的线条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情感化,以便学生更易掌握突破知识难点,从而创造出更新颖更具个性的作品。

例如,在教学《动物聚会》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讲述一组童话故事,再让学生听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欣赏动物聚会的片段,将学生带入故事情景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动物聚会中都来了哪些动物,聚会时天气如何,聚会上有哪些食物,利用学生自主的想象,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氛围。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脑海中就浮现了一幅幅有趣的故事画面,促使学生动手,將自己想象的动物聚会的画面创作出来。

三、丰富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准备好所需的课本、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提供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创作的工具也十分重要。学生和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在创意手工教学过程中,彩色卡纸、印泥、彩绳、轻贴土等材料都可以发挥它的价值,学生在看到新奇的材料和工具时,会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进而锻炼学生独立创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教学环境。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之前,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使学生通过美术工具的认识与使用,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大脚丫》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物素材,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美的元素,向学生展示我国传统纳鞋垫的工艺,将鞋垫图案和文字的纹绣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具体实物产生美感,在进行欣赏、观察后,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描绘出来,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展开绘画。当他们动手绘画时,教师要耐心地给予指导,让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效果更理想。

四、开展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美术课堂中充分借助创意素材,根据教学内容展开创意活动,开设手工制作课,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创意实践,可以在班级设置手工创意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兴趣和能力。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便于学生操作并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比如,教学“撕纸添画”“纸盒之城”“小老虎”等课程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进而通过描绘发展造型表现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猜猜我是谁》后,可以开展“魔术比赛”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将丰富的表情融入于有趣的故事中进行魔术表演。又如,通过了解发现学生对制作贺卡特别感兴趣,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与分析,了解最为基本的贺卡制作方法“剪、折叠、粘贴”等,并通过尝试不断变化造型,创作出不同的效果,使自己制作的贺卡更具有新意,与众不同。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在学生制作后可以安排一场展销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作品,进行设计意图的简单描述,在交流感想、欣赏评述的过程中,带着学生回顾学过的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师,要学会充分解读文本,回归教材,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活动,使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最分与大家分享美,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美术。

参考文献

[1]郑晖.创意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32):71-72.

[2]马爱平.小学美术创意手工制作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243.

[3]周红.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实践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60.

猜你喜欢

具体策略动手能力小学美术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