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2019-10-21廖淑云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数学课程小学高年级

廖淑云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进行整体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途径,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促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数学课程  教学效率  提升途径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难度较之前提升较大,教材内容较多,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的差异,许多学生在课上时间并不能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会影响课程的顺利推进,许多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进行有效预习,提前了解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形成整体的了解,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对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在问题的推动下,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1]

课前预习的开展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防止学生在预习环节出现过度预习或预习不到位的情况发生。过度预习容易影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而预习不到位的情况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教案的合理设计,对学生的预习过程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对负数知识的内容进行预习教案的设计,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温度的计量单位和在生活中的应用环境,加深对温度的理解,对零下的概念进行学习,进而与负数的概念产生联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相应的读写方式,为课堂的深入教学环节打下基础,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难点知识加深理解。

二、利用小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整体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使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因此,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活动的开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而分组讨论作为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对学生的科学分组,能够通过对教学内容或问题的共同学习和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学习其他成员的长处,在教师的合理掌控下,实现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问题的正确解答。[2]

教师在课堂中要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学习设计,拟定合理的讨论主体,对课程进展进行全程掌握,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指导。同时在分组环节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体现成绩较好学生的带动作用,促进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同时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理顺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五年级教材《位置》的教学中,针对当前的座位,有教师建立坐标系,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掌握位置的表达方式,通过互相的提问,锻炼位置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高年级数学内容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也相对较多,以直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通过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教学情境的合理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创建科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情境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实现对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索,根据情境中设定的问题和环节,利用情境元素,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情境任务。情境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和谐的情境中,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构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同时教学情境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有效提升教学效率。[3]例如,在進行《比》这一课的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神舟五号的视频画面,引出国旗的图片,对国旗的长宽关系进行讲解,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四、构建思维导图,巩固课堂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的构建是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课堂中的科学运用,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完善,为学生呈现详尽的知识脉络,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为相应题目的解答提供有效的支持。教师要结合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构建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掌握,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对小数的运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相关知识,对小数的概念、特点进行全面复习,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思维导图框架,通过学习过程,对小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补充,完善小数知识的思维导图全面构建,加深前后内容的联系。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效提升数学能力。

五、建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根据课堂学习效果,布置专项练习,依据练习结果和测验成绩,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表扬优秀学生,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鼓励其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教师根据测验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总结阶段,可以让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相应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分享,激发其他学生的思维,同时提升竞争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围绕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纯兵,相龙海.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J].中华少年,2019.

[2]黄宗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J].家长,2019.

[3]史进.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9.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数学课程小学高年级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