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表演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9-10-21宗婧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

宗婧

摘  要:礼仪是道德素质的重要外在表现,幼儿阶段作为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礼仪教育的科学开展能够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和自信心的建立,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幼儿礼仪教育的开展情况,对情境表演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运用手段,使情境表演能够与礼仪教学进行高效的融合,提升幼儿礼仪教学效果,实现对幼儿礼仪水平的科学培养。

关键词:情境表演  幼儿  礼仪教育

礼仪水平是人们自身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礼仪是对人们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幼儿时期是礼仪教育的关键时期,但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幼儿的思想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溺爱、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等,许多幼儿都存在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语行为,这些情况也说明了礼仪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较弱,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度,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创新礼仪教育形式,利用更加符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教学活动,对礼仪教育进行科学渗透,形成有效的礼仪教学效果。而情境表演作为较为成熟的幼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使其保持专注度,对礼仪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

一、童话故事融情入境

礼仪教育的开展需要采用合理的形式,以适应幼儿的性格特点,增强幼儿的接受程度。而童话故事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代入感,教师以童话故事为基础,进行情境表演的设计,将文明礼仪思想融入到故事中,并指导幼儿进行彩排和表演,使幼儿能够通过对故事的表演,以及对礼仪语言和行为的演练,加深对礼仪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其在情境表演中實现对文明礼仪的正确认识和使用。同时由幼儿自主进行角色的选定,通过扮演活动,使幼儿融入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认识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2]

例如,在进行情景剧《懂礼貌的小花猫》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故事进行播放,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幼儿能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具体的故事人物,再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角色的合理分配,使幼儿能够产生良好的代入感,形成对情境表演的兴趣。同时利用动物的角色特点结合相关的情境建设,使幼儿理解到懂礼貌的作用,对故事的内涵形成正确的理解。同时结合“谢谢、不用谢”等礼貌用语的使用,使幼儿能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使其在情境表演过程中受到礼仪教育。在情景剧的排演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幼儿进行表演情节的拓展,激发幼儿的思维,加强对故事内涵的认识,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发挥,运用更多的礼貌用语,使表演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幼儿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运用礼貌用语,达到良好的礼仪教育成果。

二、生活故事推波助澜

幼儿已经能够对日常生活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将实际生活情节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完善,形成生活情景剧,能够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情境故事的内涵,用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增强代入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表演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作用,并将表演成果带入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幼儿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丰富幼儿的礼仪知识,提升讲文明的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文明礼仪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情景剧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接受程度,合理设计生活情境,使生活故事情景剧能够对幼儿良好礼仪的养成真正发挥作用,对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3]

例如,在生活情景剧《去郊游》的排演中,通过贴近幼儿生活的剧本设计,增强幼儿的代入感,使幼儿能够深入到表演中,充分理解文明言行的意义。幼儿通过在公交车上的让座,在公园中不践踏草地、不乱扔垃圾等文明情节的设计,使幼儿能够联系到自身的生活,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持文明礼仪。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其他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进行延伸,如遵守交通规则、垃圾分类等,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文明礼仪意识。

三、问题情境规范行为

幼儿阶段由于受其自身知识水平和思维理解能力的影响,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这就导致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幼儿感到困惑和不解,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释。但是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利用更加符合幼儿性格特点的形式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丰富的情境元素,使幼儿能够积极投入到情境学习中,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情境合理融入礼仪教学中,结合幼儿普遍存在的礼仪问题,进行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发现礼仪问题,对不礼貌行为和语言进行纠正,使幼儿学到正确的语言和行为。

例如,《过生日》的情景剧表演中,幼儿通过表演能够认识到不礼貌行为是不正确的,并在表演中引导幼儿主动发现不文明的行为,并进行正确的纠正。问题情景剧通过对情境环节的合理设计,利用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其专注度,并对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深刻的印象,能够有效引导幼儿规范自身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礼仪教学效果。

结语

幼儿阶段是礼仪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思维能力水平,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增强幼儿对活动的专注度,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言行和习惯,有效提升幼儿礼仪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丽芳.将情景剧教育手段融入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尝试[J].小学科学:教师,2013(7):162-162.

[2]田雁翔.浅谈幼儿课堂中的礼仪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7(9):136-136.

[3]皮淑娟.试论情景剧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6(8):107-107.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