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对策

2019-10-21李志红

锦绣·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李志红

摘要: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还要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将自己对于舞蹈的理解融入到表演中,对舞蹈内容进行二次创造,让舞台表演更具个性化和新颖性,让台下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本文首先概述了创造性思维对于舞台表演的重要作用,随后通过创设表演情境、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就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舞台表演艺术;创造性思维;个性特征;想象力

引言

创新创造思维是舞蹈表演者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之一。舞台表演中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且必须要掌握科学的培养策略、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鼓励表演者能够发散思维,并在舞台表演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针对以往舞台表演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个性特征的问题,必须要创新舞台表演教学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将创造性思维与舞台表演完美融合,才能提高舞台表演的艺术魅力。

一、舞台表演艺术中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分析

舞蹈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舞蹈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然而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舞蹈艺术中,创造性思维不仅体现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上,还体现在人们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二度创作、舞蹈表演等方面。例如,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选取一些经典的舞蹈节目,但是又在表演过程中加上了个人对于舞蹈的理解,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舞蹈内容、表演形式等进行创新,那么舞蹈节目的表演效果也会令人惊艳。对于表演者来说,在舞台之上要出色的完成表演任务,在舞台之下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提高舞蹈编创能力。

二、舞台表演艺术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舞蹈专业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创造性思维,作为舞蹈教学中最为灵魂的项目

创造性思维,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可以不断受到审美的熏陶,使舞蹈思维不断创新获得进步。创设一个宽松的思维环境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宽松开放的思维主要依靠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培养良好的环境氛围,使每个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创造的心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

如民族舞蹈《挤奶姑娘》的教学中,可以将动作设计成蒙古姑娘挤奶的情境,在“出行”这一主题动作中,让学生左手提桶,右手提压腕,作出轻盈的动作;在表现“牵羊”的情境时,可以让学生做出抚摸奶羊的动作,表现得轻柔、舒缓;在“挤奶”过程中,动作应是硬肩、柔臂,表现出对大草原的热爱与自豪的心情。

2、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

以往舞蹈教学中采用的单向灌输式教学理念,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利用肌肉记忆完成舞蹈动作和舞台表演,毫无艺术魅力可言。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尝试变换教学方法,使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在提高舞蹈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养成。例如,采取小组表演训练,将3 5名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两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当其中一个小组在表演时,另一小组观察;表演结束后两组替换。在这种“表演观察表演”的模式下,学生没有太大的表演压力,因此创新性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还可以就表演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也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3、将创造思维与个性特征相结合

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以及对于不同的表演中来说,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培养策略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创造思维与个性特征进行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提高创新能动性和积极性。在舞台表演中,学生也会主动发挥个性特点,提出更多大胆的、创新的想法,对舞蹈表演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例如,在舞台表演中,舞台的场景布置也会对表演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对场景中的灯光、音乐、背景等进行设计和布置。

4、广泛欣赏,求新求变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和强化创造思维,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定期观赏一些优秀的舞台表演节目,这些节目都是有职业的舞蹈表演者进行表演,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欣赏舞台表演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学习、借鉴这些前辈的优秀表演经验,并作为一种启发,在今后舞蹈编创、舞台表演时,也尝试运用其中的一些表演技巧,或者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新、变革,从而是舞台表演更具个性化。

5、增加舞台表演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创造思维

创新性思维不是空洞的,而是能够给表演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对提升舞台表演的灵动性、感染力有巨大的帮助。表演者创造性思维的养成,一方面需要将培养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创造性思维当成一种习惯;另一方面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实践机会,在舞台表演实践中,将创造性思维与节目表演结合起来。当舞台表演获得成功后,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舞台表演经验得到丰富,也会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

三、舞台表演艺术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注意事项

1、给予学生更多思考、创造的机会

在舞台表演教学中,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掌握其中的动作技巧,讲解的过于细致,甚至是每个舞蹈动作都要亲自示范一遍或几遍。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保证学生学会每一个动作,但是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动作比较机械和僵硬,舞蹈表演毫无美感可言。因此,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教师就要注重留给学生更多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讲完基础内容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和理解舞蹈动作,然后再进行表演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个人对于舞蹈的理解通过肢体动作展示出来。教师要多与学生就这些创新性的舞蹈动作进行交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尽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形成创新创造的思维习惯。

结语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是舞台表演艺术的灵魂。在舞蹈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专业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积极帮助。必须要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舞台表演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创造性能力。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想象力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斗牛士之歌》的曲式结构与演唱特点分析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