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21任永恒贺彦玲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34期
关键词:应用

任永恒 贺彦玲

摘 要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开始逐步推广,技术在升级,人的专业水平要求也更高。不能因为技术升级而退化人的要求。人工操作要更好的判断分析信息内容,做好纠错与补充,展开更好的预测管理工作。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夜间农业气象观测;应用

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与日间观测同等重要,但是由于夜间人工观测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因此,需要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来减少夜间农业气象观测的工作压力。新型自动气象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监测质量,有效减少人工消耗,整个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1觀测气象类型

在农业气象观测中,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应用在逐步推广,监测的种类也比以往更多。大雪、米雪、冰粒、霰等雪记录,甚至可以监测雨夹雪。可以对气象要素做观测、采集与传输。夜间的观测时间一般在夜间的8点到早晨的8点整个12小时的观测时间段[1]。

2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的应用情况

2.1 观测注意事项

(1) 结冰与雨凇的差异。雨凇的呈现状态主要为透明状与毛玻璃样,外表较为光滑。雨凇一般是因为过冷的环境下降水与地面物体接触后所产生。但是该问题会随着降水的停止而自行消失。而结冰的不同在于其实在夜间低温0℃之下,让露天状态下的水面受冻而形成的冰。

(2)霜、露与雾凇、雾。对于雾的人工观测,一般可以达到1000米的度范围,自动水平可以达到750米范围。雾主要是通过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水滴所形成。雾凇一般是水汽凝华、雾滴受到冻结所产生的冰晶物。雾凇一般呈现出较为松散的结构状况,表明为粒状,在振动条件下回有整体塌落的状况。而雾凇又与雾有很相近感,均为乳白色。当有霜、雾与露的合并存在,一般见雾的记录,如果雾消除,则可以做露的记录。

(3) 霜、露与积雪。积雪主要是台站所监测范围内的被雪覆盖的地表面积,其出现的前提在于有前段的降雪。夜间积雪也同样可能出现霜与露。

(4)霜、露与降水。晴朗天气,微风状况,以及地表温度在0℃之下,这种条件是促使霜形成的基础。霜主要是因为水汽或者水珠在凝华过程中产生,呈现出白色冰晶状况。如果地表温度在0℃之上,夜间或者傍晚为晴朗条件,或者在该温度条件下傍晚与夜间的湿度高,这些会促使露的产生。在接近地面或者物体方面,会在其表面因为水汽凝结为冰,同时也会形成露[2]。

3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的应用方法

地面气象监测软件可以有效地对结冰、雨夹雪、积雪、阵雨、小于、雨夹雪与雨凇等天气做及时有效的动态观测。对于非平原地势,特别是高山区域的气象观测,人工操作成本高,难度大,如果运用新型自动气象站做夜间的监测,则极大地减少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各气象站监测数据做有效的综合观察分析,其价值较大。一般对于夜间8点后的降水天气,可以通过各气象要素的改变,人工判断分析来对天气做针对性判断。做好要管情况的夜间记录。在操作上,一般是由观测人员做好各站台地面监测软件内的天气现象的打开启动观测,而后对夜间自动观测天气现象做综合判断,将天气现象对应的代码输入到夜间记录栏目内,可以做不同天气现象的罗列与分隔。对于早晨7点至8点时间,则做好观测情况的检查,如果有新的变化,需要及时做好记录完善。当有冻结与凝结情况,则需要通过综合判断分析来对出现时间的计算判断。当雨量筒内有降水,则做好降水的检测工作,包括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或者混合降水的检查,同时要判断时间,属于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同时可以对夜间雷鸣、闪电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观察,对有关天气现象做记录。

当下在观测工作中,可以通过采集器、传感器来对天气现象做观察,其中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风速、能见度各方面的传感器观察。可以有效地对地面雾、浮尘、沙尘暴、大风等情况做记录。自动观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对观测软件信息做综合动态运用。当夜间有停电时,电脑系统监测数据会缺失,在重启后需要做人工手工补录缺失的部分。在自动监测技术的运用中,需要配合人员做好对应的辅助,让智能技术与人工灵活性做结合,有效的保证夜间观测记录的准确性。随着技术的进步,监测准确性会逐步提升,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疏漏。对于工作人员而言,需要及时的观察记录的不足与偏差,保证监测工作的专业性[3]。

4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虽然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的升级优化,但是从当前的状态来说,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操作的专业水平。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做信息的采集,减少工作压力,降低监测成本,但是人工的价值也不可小觑。人工可以通过大量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地方情况的掌握程度,对错误信息做及时的判断分析,做好纠错管理。及时通过复杂的信息采集内容来判断未来的气象变化,让夜间农业气象观测更为精准,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在硬件条件上,要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管理。例如停电应急预案,能够让各监测站得到对应保障。在一条断电后,可以通过其他备用电装置启动,由此来降低监测工作的偏差。同时在软件方面,需要通过更优的技术支持来提升系统自身的纠错能力。对于异常信息能及时反馈标注,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让人们从海量的信息中抓住重点,提升工作效率。要设置有关报警装置,对于异常问题要及时通过提醒装置来让夜班值班人员有相应的谨慎意识。同时,在专业技术的支持下,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而不是将所有责任推卸给硬件技术层面。要提升工作人员对信息采集的辨别能力,避免因为设备支持而弱化自身信息观察判断能力。

5结束语

在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使用中,人工的价值是在查漏补缺,完善硬件技术不足,做更高层面的纠错与判断分析。智能技术在常规低含金量的工作上可以做人工的补充,减少人工操作的压力。但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操作,要保持正确的认识状况。工作人员要锻炼自身更高层面的采集、分析判断能力,有效的提升信息运用处理能力,由此来更好的保障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丽.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4):148-149.

[2] 蔡芸瞳,王珉.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应用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0):79-80.

[3] 任龙,胡志超.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夜间农业气象观测中的运用探讨[J].赤子,2017,(15):250.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