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性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

2019-10-21杞姣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性教学应用

杞姣

摘    要:关于《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自其开课以来就有一些教学上的实质性问题存在。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包含了教师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以至于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后期的职业生涯中不能良好地应用《职业道德与法律》中所提到的理论。而实践性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提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本文将针对实践性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做研究说明。旨在为该课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应用

就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而言,中职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对于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相关的教学可以对学生后期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还能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职业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日常在对相关学科进行讲解时,要在清楚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效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期间应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可以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为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一、目前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使得课堂讲解缺乏良好的效果

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为学生法律观念、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指明方向,教师就必须要带领学生学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是通过讲解教材,布置作业然后进行定期考核这一流程来完成自身的教学目标,长此以往,学生虽然已经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但千篇一律的情况下也会对其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还有学生敷衍了事,并没有把这门课程当成重要的学习内容。此外,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与规范行为以及德育精神相关的,与其他专业性强或者实践性强的课程相比,就显得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古板,这就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让此课程成为一门“走形式”的课程,没有理想的课堂讲解效果,就不能为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较为陈旧

就目前而言,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都比较落后。而每一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多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息息相关,并且与教育大纲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信息滞后或者是内容不完整,从而引发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的相关问题,这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不配合的因素之一,同时其还对学生未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造成了较大程度的阻碍,甚至还会使得学生产生错误的职业理念。此外,一些教师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并没有引起重视,在正式上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甚至在为学生讲解的时候也是带着一种消极的状态,缺乏对课程内容进行延伸加工的觉悟,这非常不利于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

二、关于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中应用实践性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一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其教学方式。在此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固定的情况下,教师要从教材范围内的内容中找到一些可以对其进行拓展延伸的方法,比如融入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课堂实践活动,如此才能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能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向其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和法律常识。教师在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严格把控之神教学节奏的基础上,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中应用实践性教学,能够让这一学科的课堂更具特色,但是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反复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准确地找到各种教学模式的利弊之处,优化实践性教学。此外,教师需要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工作沟通,以便于教师间相互传授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其创新理念,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善教学模式,以此来完成良好的教学目标。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的实践形式

就学生而言,其对于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过于熟悉,以至于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心不在焉、走神等情况,这样就很难跟随教师讲课的节奏,并且也会增加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厌恶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较为创新的课堂互动形式,然后正确引导,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该课的重要学习内容或者是课程大纲中。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专业不同的学生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其创设与职业特点相对应的模拟场景,或者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会职场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面临的职业纠纷,或者是职业道路上容易出现的错误、典型反面案例等。如此一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做出的反应为其进行指导和改善,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带给学生的积极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为组织学生进行到岗实习,在注意学生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让其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课本上所提到的理论知识,以此来培养起将理论知识良好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并且还能对学生的言语行为进行考核,以便于及时指导改正,使得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

三、结束语

总结而言,在《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的教学中应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对其课程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积极创造趣味性的实践课堂,让学生有充足的兴趣来学习并理解该课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将充分运用課本中的理论知识,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美华. 实践性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J]. 法制与社会, 2015(20).

[2]潘然. 中职德育课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J]. 广东教育:职教(8期):56-58.

[3]陈永刚.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性教学初探[J]. 教育科学(引文版):00368-00368.

[4]王萍.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实践教学研究[J]. 才智, 2016(31).

[5]苏凯. 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性教学探究[J]. 求知导刊, 2019(9):81-82.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性教学应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