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彭金凤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彭金凤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灵活应用问题管理模式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全面实施问题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管理模式,其作用效果非常突出,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问题管理模式;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91-01

前言:急诊科是医院重要诊疗场所之一,由于急诊科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具有显著的病死率高和并发症多等特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同时也使得急诊科护理服务成为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在常规的护理工作,相关工作主要围绕急诊处理、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式来实现。但是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护患纠纷等问题纷纷出现。对此,强化对急诊科患者的问题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价值[1]。为了进一步评价问题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展开以下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9年3月,选择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65.20±4.10)岁;疾病种类:3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30例胃肠外科患者,25例神经内科患者和10例心胸外科患者;发病到送诊时间:8min~6h,平均(64.11±4.40)min。随机分为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从患者入院开始,落实基础性的生命体征监护,配合相应的吸氧干预,并且做好相应的分诊治疗,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危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上报。

实验组全面实施问题管理干预:(1)接诊环节。第一时间安排接诊,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确定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初步推测相应的科室,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2)转运环节。患者入院后,结合患者实际,准备相应的急诊药物以及所需医疗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实施监测,配合吸氧以及插管干预。对于患者不配合情况,可以考虑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干预。临床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安抚患者家属情绪,使家属可以配合急救工作的开展。(3)院内转运环节。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和医院内部交通情况,做好转运防护工作,避免出现意外跌落等问题。规划最佳的转运路径,最大程度上为急救工作的开展争取时间。向患者家属告知急救风险,同时分析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使其可以了解患者实际情况。(4)急救环节。切实保证急救药物以及相关器械使用的科学性,并且强化对患者的监护。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同时借助自制问卷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P<0.05提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

实验组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2.33±3.40)分,对照组(80.12±3.30)分。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急诊科作为24h对外服务窗口,其患者大多病情危急,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护理风险问题,以此导致临床护理事故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临床护理服务被提出更好的要求。传统的基础性护理干预,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这一现象在急诊科护理中表现的更加明显[2]。为了更好的满足急诊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降低护患纠纷问题的发生率,有学者提出在急诊科室护理中全面应用问题管理模式这一措施。

问题管理模式是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中的一种,将其灵活应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可以在全面挖掘潜在护理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借此来有效控制护患纠纷问题的出现。问题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从接诊环节、转运环节、院内转运以及急诊环节干预等环节着手,切实保证相关问题的预防效果,同时在安抚患者情绪以及营造良好急救氛围等方面,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问题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室的护理过程中,全面应用问题管理模式,对于规避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桂芝.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62-164.

[2] 麻笑娇,杨建丽,周艳.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引入团队管理模式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24):107-108.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