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护理干预对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影响

2019-10-21李萍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李萍

【摘 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某院收治的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48例。按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和观察组(疼痛护理),各24例。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医院中的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小儿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的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76-02

引 言

慢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多发疾病,多由桃体隐窝引流不畅或出现病毒反复滋生所致,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和迁延难愈等特点,不仅会加重小儿患者机体的痛苦,同时还易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为了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健康成长,临床多会采用手术方式对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治疗,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手术属于侵袭性操作,且扁桃体位于人体咽部,而咽部又是人体进行吞咽动作的必经部位,为此,术后常会引发患儿出现吞咽疼痛症状,故临床在术后还需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干预,才能降低其术后的疼痛感和保证其预后的

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某院收治的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患儿48例。按照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7岁,平均(5.21±0.28)岁;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2~8岁,平均(5.61±0.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主要是针对术后给药与小儿患处是否存在发炎现象等加以观察,并且严格控制小儿以及告知家属遵守医生的行为。观察组:(1)心理护理:术后,手术创伤形成的应激反应,会导致患儿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形成哭闹等症,依从性严重降低,不利于患儿的救治和护理,患儿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部分区域缺少家长的配合,患儿会抗拒治疗,护理人员应与患儿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予患儿关爱,建立互信度,通过陪患儿玩耍、聊天等转移患儿注意力,进而降低疼痛对患儿的影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患儿的病况和自身对于患儿的重要性,应配合护理人员为患儿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提升患儿的依从性;(2)体位护理:术后需要对小儿的身体实际情况,协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以确保其能得到良好的休息。通常来讲,进行手术之前应该实施全麻,小儿要平躺半天后才能够半卧,避免伤口处出现出血的现象;(3)体温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形成良好的体位,引导患儿保持充足的休息,加快创面的康复速度;(4)疼痛护理:疼痛护理,由于小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较低,若术后出现显著的疼痛则可能会降低其对术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以及可能引发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术后的恢复效果,为此,护理人员需格外注意患儿术后的疼痛护理。首先,术后需定期询问患儿的身体感觉情况,若患儿感觉不适,需及时对其躺卧姿势进行调整,并叮嘱患儿尽量不要乱动,再适当摇高床头位置,以方便患儿下床活动;其次,术后还可以采用给予玩具、为患儿播放动画片、为患儿讲故事或与患儿进行娱乐游戏等方式分散患儿对手术切口疼痛感的注意力,从而缓解其疼痛感;若患者疼痛症状较显著时或疼痛难忍时,护理人员还需及时采用冰袋镇痛的方式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并协助家属对患儿进行安慰和鼓励;(5)出血护理:经过手术治疗后,一定会留下创口,而咽喉的部位比较特殊性,伤口拉扯的频率较高些,很容易出現出血的情况,从而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遵医嘱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手术则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能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但是手术治疗也易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原因是手术本身属于侵袭性操作,再加之扁桃体炎发病部位在咽部,而咽部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及神经,当患儿术后进行吞咽动作的时候,便会引发咽部的肌肉和黏膜发生运动,进而刺激到手术创口,引发创口出现疼痛症状。术后疼痛不仅加重患儿机体的痛苦,同时也会影响到其预后,为此,术后护理人员还需为患儿提供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例如合理调整患儿术后体位、采用疼痛转移的方式缓解和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感知、采用冰敷镇痛、合理饮食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并促进其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医院中的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小儿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史冬梅,张纯静.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8):132.

[2] 沈莉.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1(16):94-96.

[3] 史冬梅,益欢欢.综合性护理在小儿扁桃体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58-159.

[4] 于俊霞,李士华.野菊花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984-987.

[5] 刘立.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43):255-256.

[6] 王宁.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细菌感染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16-118.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