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中作用与分析

2019-10-21张慧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作用分析康复护理心理护理

张慧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中作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治疗与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要显著低于治疗与心理护理前,同时,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中作用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焦躁、不安等情绪,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17-02

伴随着我国经濟的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同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老年慢性病的常见病症特点为病程漫长、见效缓慢以及容易反复等[1]。老年患者在患上慢性病之后,往往要长时间经历病痛折磨,煎熬度过漫长病程,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患者治疗心态与生活质

量[2]。对此,临床上十分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的研究与心理护理干预,希望通过该方式来解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本次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中作用,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各40例患者。观察组内,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6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11.26)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8例,糖尿病患者10例,高血脂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4例。对照组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6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11.0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2例,高血脂患者7例,冠心病患者6例。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

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①增加沟通: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其实际状况进行心理疏导。②健康教育:定期给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扩展患者对慢性病的了解,减少患者因为不了解慢性病而产生的焦躁不安。③避免刺激;和患者家属达成共识,一起为患者营造健康积极的外部环境,避免一些不良事件刺激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④睡眠改善: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⑤增加生活趣味:参考患者的实际状况,给其安排一些适度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娱乐活动等,增加患者的生活情趣,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精神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统计软件来处理分析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心理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患上慢性病的概率在不断增长。常见慢性病涵盖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其致残率与致死率都十分高,同时,其病程漫长,迁延难愈,给患者与患者家庭制造了经济重负[3]。当前,我国慢性病发病率10年增长10倍,慢性病患者人数已近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超3亿,高血脂患者1亿多,糖尿病患者达到了9540万人等,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可见,慢性病的严重性与广泛性。在慢性病患者群体中,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衰弱,免疫力下降,因此其慢性病患病率也比较高,成为了慢性病预防重点关注人群[4]。

老年慢性病患者不良心理通常体现为,其一,患者时常会意志消沉,自责内疚感,产生抑郁焦虑心理;其二,患者由于不适应衰老带来的身体素质下降疾病侵袭,而产生失落悲观心理;其三,患者由于衰老,对外界的依赖增加,子女关注不足,会产生孤独敏感心理等。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这些不良心理,在治疗康复护理过程中,需要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面对慢性病治疗[5]。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康复护理后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康复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的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其疾病治疗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焦躁、不安等情绪,帮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实施。

参考文献

[1] 杨莹.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5):491-493.

[2] 张婷婷,马微.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8):268+274.

[3] 罗昭琴.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122-124.

[4] 黄丽娟.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应对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4):37-39.

[5] 周婷.浅谈老年慢性病的心理护理[J].医疗装备,2015,28(12):202-203.

猜你喜欢

作用分析康复护理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基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人事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乡镇文化对促进群文建设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