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2019-10-21刘路霜曾惠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腹膜透析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刘路?霜曾惠

【摘 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提高腹膜透析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3月接收的腹膜透析治疗患者84例进行护理研究,将出现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纳入研究组,未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观察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降低例数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经济因素、腹膜透析漂管、操作因素等,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显著降低发病风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结论:在腹膜透析治疗中需重视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感染风险,保证治疗的安全。

【关键词】腹膜透析;感染性腹膜炎;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03-02

腹膜透析是当前临床上主要肾脏代替疗法,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膜透析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如感染性腹膜炎,不但会导致透析失败,严重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感染性腹膜炎发病时存在一些危险因素,若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性[1]。本文分析了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19年3月,研究组病例选择我院诊治的腹膜透析并发生感染性腹膜炎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未发生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42例。腹膜炎判定标准: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发热、腹膜刺激征等;渗出液培养含有细菌;渗出液呈浑浊状,白细胞指标>100×106个/L。两组患者意识清楚,均同意参与本次护理研究。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61.2±0.6)岁,经济收入为(2043.3±1.4)元;对照组中男21例,女性21例,年龄为(61.2±0.5)岁,经济收入为(4295.9±1.3)元。患者的性别、年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经济收入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经济因素、腹膜透析时间、学历等,总结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

1.2.2护理干预

对照组开展腹膜透析治疗后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方法如下:①严格无菌护理。对患者选择专用无菌室作为腹膜透析治疗室。为保证治疗室环境清洁,在治疗前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日早晚对地面进行消毒。护士在护理操作前需严格洗手,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感染[2]。为了减少透析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刺激,需对透析液进行预处理,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和有效期等,在37℃恒温箱中预热。②营养干预。营养不良是导致感染性腹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腹膜透析会导致患者每日丢失6g左右蛋白质。鼓励患者主动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补充营养。综合患者的体重、病情和营养状态综合制定饮食计划,增加优质蛋白,如牛奶和豆浆等[3]。腹膜透析时患者需长时间静止,为保证消化道功能,需为患者补充纤维素。当患者有便秘症状或腹泻情况时要立即通知医生处理。③透析液护理。正常透析治疗时流出的液体为淡黄色或澄清透明色,护士要密切关注透析流出液的颜色和形状,若有纤维凝块或絮状沉淀物时提示蛋白质凝集变形,需更换透析液,减少透析液在体内停留时间。当透析流出液明显浑浊,且患者带有腹痛、发热等症状时,要警惕患者出现了感染性腹膜炎,立即开展抗菌治疗[4]。叮嘱患者保持好透析管的清洁,沐浴时保护好导管,若有管口处皮肤出现渗液、红肿等症状时需立即处理。④增强免疫力。护士要叮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运动方式要适中,切忌游泳等高强度、易感染的运动。季节转换时及时增添衣服,避免引起感冒。

1.3评价标准

统计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脱离感染的例数;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来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滿意度,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分析所涉及的数据均选择软件包SPSS17.0来分析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t检验组间差异,只有当P<0.05时方可认定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引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操作不当、重复使用碘伏冒、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年龄因素和经济因素;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有35例患者脱离感染状态;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腹膜透析具有透析充分、血压控制好、营养维持好等优势,是较为理想的肾脏替代疗法,但透析过程中可出现感染性腹膜炎并发症,导致透析治疗失败。护理干预从感染危险因素出发,针对性的规避,降低感染风险,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从本次研究上看,危险因素要与腹膜透析漂管、操作因素、患者经济和年龄等因素相关,因此在护理干预时要重点控制[5]。

护理干预可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在技术、心理和对症治疗等方面均给予支持,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帮助患者早期脱离感染状态。护患之间要增加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和依从性,确保护理的有效落实。

综上,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较多,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洋,王亚芬,吴玉梅.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06):76-80.

[2] 李玉香.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感染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5):182-184.

[3] 高迪,丁红.多频次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菌谱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30(02):193-196.

[4] 王冬梅,商安全,丁霞.腹膜炎患者继发念珠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5):34-35+39.

[5] 卢钱娣.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感染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22-23.

猜你喜欢

腹膜透析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膜透析导管破裂3例保守处理过程及分析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