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10-21邓杨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邓杨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平均分组,每组48例,其中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特色肛肠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体质量增加幅度更高、住院时间、大便成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特色肛肠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的预后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特色肛肠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01-01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是非病原体感染的慢性肠道疾病,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近些年发病率逐渐升高。病变位于大肠黏膜及其黏膜下层,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血便、腹泻、腹痛疼痛不适等。该病容易反复发作且病情程度存在个体化差异,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其预后。对此,本文研究分析特色肛肠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予以对照研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包括24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41-68岁,平均(54.5±7.7)岁,病程3-12年,平均(7.6±1.8)年。常规组包括21例男性和27例女性,年龄38-69岁,平均(53.7±7.9)岁,病程2-12年,平均(7.7±1.9)年。两组临床资料P值>0.05,均衡性、一致性良好,可分组对比。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化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通风条件良好的病房环境;按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围绕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如果患者不良反应严重,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并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特色肛肠护理干预,即(1)心理干预。由于疾病折磨,加之病情反复发作,极易导致患者过度焦虑抑郁,影响临床疗效。对此,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积极交流,掌握患者内心变化;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一起疏导患者负面心理,向患者耐心普及疾病知识,必要时通过成功治愈的案例来加强患者治愈信念。(2)病情观察。保留灌肠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平衡水电解质,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详细记录患者每日排便情况,包括排便颜色、次数、排便量;如果患者腹痛、面色泛白,需暂停灌肠,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3)灌肠护理。灌肠时应当充分松弛患者肛门括约肌;确保灌肠液温度适宜;结束灌肠之后,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促使药物充分接触肠壁。(4)肛周护理。为预防患者肛周出现湿疹,护理人员应当在每日查房时反复嘱咐患者在排便之后用温水清洁肛周。(5)饮食干预。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确保热量摄入充足,尽量以易消化、清淡为主,每日多餐、少失,禁止摄入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6)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予以耐心指导,嘱咐患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按时排便,保持愉悦的心情。

1.3观察指标

预后恢复情况以患者大便成形时间、体质量增加幅度、住院时间等指标予以描述;同时观察并对比两组便急、呕吐恶心、肛门胀痛、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汇总并分析常规组与研究组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检验。以x2检验百分比资料[例(%)]的差异,以t检验计量资料(x±s)的差异。P值小于0.05时,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常规组与研究组预后恢复情况对比见表1

2.2常规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对比见表2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慢、病程长、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用药期间易引起头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对于急性发作以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但长时间应用有严重副作用。现阶段临床多予以安全性较高的保留灌肠疗法,灌肠有利于肠黏膜充分吸收药物,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对症治疗过程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在巩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色肛肠护理干預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预后,减少了不良反应,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另外,为了有效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嘱咐患者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健康、劳逸结合、保持愉悦的身心状态。本文通过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病情观察、肛周护理、灌肠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全面、综合性的特色肛肠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体质量增加幅度更高、住院时间、大便成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

参考文献

[1] 孙健,高文艳,林一帆.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94-97.

[2] 陈丽芳,刘梅,顾雪莉. 护理干预对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J]. 海峡药学,2017,29(9):205-206.

[3] 盛君.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74-275.

[4] 高中丽,李婷,邵香.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J]. 山西医药杂志,2018(3):354-355.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三重免疫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
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价值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