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10-21马莉范娟潘晓燕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我院护理人员患儿

马莉?范娟?潘晓燕

【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腹泻患儿护理质量寻找突破口。方法:以86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后,分别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腹泻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对相关护理指标做统计学处理,评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优势。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排便变化情况,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每日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满足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要求,可以改善患儿腹泻情况,具有满意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泻患儿;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94-01

腹泻是儿科常见病,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排便量与性状的改变等,我院在腹泻患儿临床干预阶段,对传统腹泻患儿的护理手段进行创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发现该护理模式具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可以改善患儿腹泻情况,因此值得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诊治的86例腹泻患儿,所选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后遵照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43例,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7.3±2.9)岁。对照组患儿43例,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7.5±3.1)岁。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腹泻患儿采用传统护理,护理人员遵照医嘱指导患儿服用治疗腹泻药物,并定期观察患儿腹泻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包括:(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在本科室内遵照自愿原则,选择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内投票选举组长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对腹泻患儿的护理问题展开分析。(2)腹泻患儿护理问题分析。采用组内讨论的方法,对腹泻患儿的护理问题展开分析,各成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腹泻患儿的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并由相应人员记录;在总结全体护理人员反馈的问题后,组长剔除重复问题,并形成具体的腹泻患儿护理问题方案。(3)形成对策。组长带领成员对各类护理问题进行讨论,并听从护士长建议形成详细的护理对策方案,主要内容包括:①资料收集。护理人员为患儿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了解患儿病情,对患儿腹泻情况进行正确判断。期间重视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大便、体温、精神状态、脱水情况、水电解质进行记录,并针对异常情况向主治医师反馈。②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叮嘱食用面条、稀粥等易消化食物;控制盐等物质摄入量,禁食海鲜、辛辣等食物。饮食干预期间做到少食多餐,避免因为突然进食量增加而加重消化系统负担,不利于症状改善。③补液护理。补液护理期间遵照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补液;若发现患儿存在重度脱水情况则主要及时构建静脉通道,遵医嘱完成各类补液方案。④健康宣教。为进一步改善患儿症状,护理人员从腹泻的日常防治技巧等几方面进行宣教,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缺乏卫生免疫检验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不暴饮暴食;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着凉。

1.3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时间段患儿排便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腹泻患儿的各项护理指标进行处理,以t值检验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 結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护理指标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腹泻患儿越来越常见,腹泻不仅会为患儿带来痛苦,还有可能引发水电解质失衡,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我院在腹泻患儿临床干预阶段,除了采取针对性治疗外,还重视对患儿的科学护理。临床护理路径通过确定具体的护理目标,在坚持全面、预见性护理要求的基础上,持续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1]。因此我院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到腹泻患儿护理中,根据表1的资料可以发现,观察组腹泻患儿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其腹泻情况显著改善,与对比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证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具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可以改善患儿腹泻情况。

本文认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1)该护理模式可以快速确定一个主题,确保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都围绕“腹泻患儿护理”开展,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持续优化护理流程。(2)临床护理路径重视对当前护理问题的分析,小组护理人员在分析问题后,立即根据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护理各项护理手段满足腹泻患儿干预需求。(3)临床护理路径模式重视对患儿日常行为的控制。腹泻与患儿的日常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包括挑食、不合理饮食、不重视个人卫生等都有可能造成腹泻发生,因此在该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重视对上述风险要素的控制,在叮嘱患儿做好个人卫生的同时,对患儿的饮食进行指导,并深化家长对患儿饮食问题的了解,实现了家庭与医院的配合,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康复[2]。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满足腹泻患儿的护理要求,与传统护理相比,该护理模式在腹泻患儿护理中具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可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9):110+121.

[2] 马尹梅,谢亚利.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93.

猜你喜欢

我院护理人员患儿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